启航路上坚定的微笑
——记金沙集团3354cc“启航"集体奖获奖班级航空四班
●航空四班 杨剑兰
她是金沙集团3354cc首批军工定向班之一,定位于培养21世纪中国最高水平的航空工业研发团队;
她横跨六个专业院系,行政归属于热能,探求开阔的专业视野,打造坚如磐石的班集体;
她曾2次获评金沙集团3354cc校甲团、北京市“先锋杯”优秀班集体、2次社会实践金奖支队、校级优秀党课小组等众多荣誉;
她的成员中涌现出校优秀共产党员、院系年级第一、系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科协主席等等优秀分子;党员比例占到了63%,全班三年平均学分绩82.4,学分绩超过80的同学占74%;
她的足迹遍布中国航空工业三大重要基地,亲眼目睹了行业翻天巨变,深受震撼,心潮澎湃;她的成员毕业后全部奔赴祖国航空工业重要前线,志在蓝天,义无反顾;
她最希望毕业廿载后,到建国80年再回眸,每个成员手握手,一起畅述燃情的青春,分享成功的喜悦……
她,就是热能系航空4班,一个团结拼搏的集体,一个与时俱进的团队。
从2004年开班仪式举行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集体。历经清华四年生活的磨练,风风雨雨的洗礼中,航空四班留下了积极进取与奋力拼搏的足迹。站在人生新的启航线上,他们微笑依然,坚定如初。
航空四班是这样一个特殊的集体,作为清华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签订的第一届航空定向班,班集中有分别来自热能、航院、电子、精仪、自动化和计算机共6个院系的30名同学,行政管理归属于热能系。四年来,经过每一位同学的努力,航空四班已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回首中他们已硕果累累:2005-2006年度荣获社会实践校级金奖支队,校级甲级团支部,党课小组荣获校级优秀党课小组;2006-2007年度荣获校级金奖支队,校级甲级团支部,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
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就业的选择上,他们更是显示出了非凡的英雄气概:100%签约,100%赴东北和西部地区,100%保留读研资格先工作。
他们毕业的去向中,有沈阳、西安、成都、贵州、襄樊、南京、洛阳。在他们的选择中,没有追求功名的浮躁,有的只是甘愿寂寞的坚守。秉持“立志、修身、报国”的人生主线,深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教诲,响应“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就业号召,他们坚定地选择了航空事业这个舞台,愿意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贡献青春,建功立业。
思想成长——上下求索 任重道远
“航空报国,激情进取,追求第一,志在超越”,这不仅仅是中国一航的集团理念,同时也是他们自己的信念。对航空领域的认识,从曾经的新鲜懵懂到现在的沉稳理性,他们深知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在单位领导、学校领导老师的悉心关怀下,他们深感自己作为清华定向生的荣幸,同时也在成长的思索中感觉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004年开班仪式上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杨振斌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早已铭记于心,仍清晰地记得他说过的这一段话——“一个人能对国家、民族贡献多大的力量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能力,还取决于他所选择的舞台的大小。那些大舞台往往是那些真正对国家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行业,只有在大舞台上表演,你的天地才越走越宽”,他们坚信航空事业就是一样一个大舞台,尽管现在还面临重重困难,但他们愿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其中,勇敢无畏、义无反顾地挑起航空报国的重任!
4年清华生活,他们受到了“爱国、成才、奉献”优良传统的深深熏陶。
不管是在与清华国防定向生的座谈会上领略到的朱凤蓉少将的风采,还是纪念原子弹爆炸40周年的会议上清华老校友的动人回忆,还是在航空之父徐舜寿雕像落成仪式上清华校友中国一航老总对他们的殷殷期望,他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应该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只有在投入到报效祖国的重点行业中才能得到升华,在这个喧嚣的年代里他们需要别样的光荣与梦想,需要一句“我愿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在每一年的航空基地社会实践里,他们更是看到了振兴航空需要代代人的努力,而作为清华学子他们责无旁贷。从沈阳到西安到成都,他们深受航空人艰苦奋斗精神的感染与鼓舞同时,还认识到我国航空事业与国外先进水平20年的差距,看到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上面临的重重困难需要代代航空人去攻克去奋斗。他们没有理由安逸,没有理由退缩,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就是他们人生奋斗的地方!
班级建设——团结友爱 拼搏进取
“团结友爱,拼搏进取”,历经洗礼他们风采依然。
党建方面,班级现有党员17名,占到全班比例的60%,其中9名女生有7名党员,党建工作的思路就是把党团建设和航空报国理想相结合。以爱国心,存报国志,从弘国业;社会工作方面,4年下来,同学们100%参加过至少一学期的班级工作,34%的同学担任过至少3项不同的班级工作;科技赛事,科技活动,SRT项目9项9人次,校内比赛4项6人次、国内国际比赛2项1人次、挑战杯5项6人次;学习方面,前三年中成绩优异的同学累计获得校、系级奖学金共计37项,其中有9名同学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10人次获大额奖学金,3名同学2次获得大额奖。
不得不提的是在班级感情方面,航空四班就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同学,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个有着共同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群体。他们相知相识互帮互助,携手谱写航空四班的历史。大一时一位同学在北医三院做手术,他们其余29个人就一块骑自行车从清华到医院去看望她;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他们都会聚在一起玩乐畅谈;航空基地实践之中的相互探讨,组织生活上的激烈争论,思想在碰撞感情在加深;就业双选会到来之时,他们早已内部协调好个人的选择,有竞争但绝对没有冲突,于是双选会上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他们每个人的毕业去向就完全确定。这就是航四的感情,相知相惜彼此鼓励,志同道合共同进步。
就业选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曾经犹豫几度彷徨,不断成长的他们渐渐明白人生的大义,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意念执着步履坚定。从豪言壮语到兑现承诺,在决定投身航空的选择上,他们班涌现出了一大批让人肃然起敬的同学。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李钊是航四班唯一获得单位同意读博的同学,他热衷于航空发动机专业,在大三的暑期只身一人找到偏僻的贵航基地,报效祖国的愿望坚定不移。李钊平时学习很刻苦,三年学分绩年级前十,素质测评年年班上前十名,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曾组队参加过校机械设计大赛获二等奖第一名,担任热能系科协主席期间成功发起“热能系第一届能源动力设计大赛”,大四担任校科协副主席。今年荣获启航个人奖银奖。
以他的条件他完全可以去条件更好的地方比如沈阳,但是他坚定地选择了贵州,是因为他觉得“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是我做出选择的最初动机。”起初家里人不太支持他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但是经过他的努力最终家人也支持了他的决定。
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的理想就是能成为某一发动机型号的总设计师,他说:“临近毕业我变得越来越理想主义: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单位大多都在城市的偏远郊区或山区,有时我觉得仿佛越偏远越能干事业,觉得这叫‘英雄气质’。但,实际上工作需要一点点的干,出了清华的门还要一步一步往前迈。”
黄虎,来自航天航空学院,成绩优异,连年荣获奖学金,三年学分绩年级前十,专业知识扎实,投身航空意念极其坚定。在就业选择上他了去成都611所。毕业设计时他跟航院的吴子牛老师做了与611合作的课题,刚开始所里的老师对他表示了很大的怀疑,说一个本科生能干什么。但是黄虎同学凭着迎难而上的意志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刻苦攻关,从理论的推演到程序的编译到计算的分析,在中期审查的时候给611所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连所里的人都不禁惊叹:真不愧是清华的学生!期末毕设论文,他交出了200多页的论文报告,连一向以对学术要求苛刻的吴子牛老师都给了他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航空事业这一行,就该踏实地把它做好坚定地做下去,尤其不能砸了清华这块牌子。
刘兰徽,来自精仪,4年中她勤勤恳恳学习认认真真做事,成绩优秀,今年荣获启航奖励金铜奖。在毕业选择时她去了湖北襄樊市,月工资才1700块钱,成绩绝对能推上本系研究生的她服从单位的安排去单位读研究生。并且她选择的单位还不是主机所,而是从事航空的附件——航空救生。她说,曾经很想投身航空电子设备的研究,但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踏踏实实地在岗位上磨砺,终有一日自己对航空的承诺可以兑现,对父母的许愿可以圆满。事业不分贵贱,也不分主次,哪怕拧螺丝钉也要做到极致。
在毕业时分,航空四班获得“启航集体奖”的荣誉,这是对这个集体莫大的肯定,更是对她的殷切期望和深深鼓励。启航的路上,尽管有困难,有挑战,但他们微笑依然,志在必得。(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