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 正文

清华承担修复二王庙 古建筑防灾不能套用现代规范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省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毁,其中,都江堰二王庙的受损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完全损坏的有4000多平方米。“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这道靓丽的风景在地震中受损严重。

  在组织国内顶级古建筑专家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后,国家文物局决定“聚集全国力量,整旧如故”。日前,6家全国一流的甲级资质设计单位已入川援助,其中,金沙集团3354cc承担了修复二王庙的工作。二王庙能否整旧如故?古建筑防灾工作要解决哪些问题?为此,记者专访了古建筑专家、金沙集团3354cc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教授。

  文汇报:您这次到灾区考察了哪些地方?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地震中古建筑和文物遭破坏情况。

  吕舟:总体上看,这次地震中古建筑遭破坏情况非常严重,我们看了25处古建筑,受损情况不一,彭州的领报修院完全塌毁,二王庙作为一个建筑群,大量建筑在这次地震中塌掉了,所幸主殿和另外几座建筑还在。还有一些塔也塌得非常严重。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在这次地震中也受到很大损失,武侯祠墙体出现问题,有倒塌,有些原来保存的塑像有局部损害,玻璃严重变形,建筑上出现大量裂缝,甚至有些基础也要重新调整和加固。杜甫草堂办公区的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有塌毁。

  文汇报:二王庙是否将在原址重建?修复过程中会面临什么困难?

  吕舟:谈不上是重建,基本还是一个修复的问题,按照原来的情况修复。二王庙是塌毁建筑非常多的一个点,破坏主要是地震滑坡引起的边坡砌筑墙体的倒塌,导致上部建筑的破坏,某些建筑彻底被破坏。

  修复二王庙最大问题是要解决它的基础安全问题——如果有滑坡倾向,必须先做治理,要对山体进行加固,才能让它上面的建筑安全,现在建筑的基础有比较明显的破坏,有很宽的裂缝,对这些基础要做进一步处理,才能谈得上建筑的加固和修复问题。现在首先是现场清理和对基础的勘探。

  文汇报:修复后的二王庙能否恢复原貌呢?

  吕舟:文物建筑在遭破坏后,价值肯定受到损失,我们只是尽量地把损失减到最小。实际上二王庙里面塌毁的一些建筑,作为历史建筑,塌毁了是不可修复的,再怎么修也是我们在2008年重新建起来的,它原来的东西也不复存在了,所幸的是二王庙最重要的大殿并没在这次地震中倒塌,基本的结构、包括石像都还在。在修复当中,我们也要研究二王庙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甚至这次地震给我们哪些启示,哪些东西我们应该去修复,或者,是否有些东西我们就不需要去修复了,这也是我们做评估、做研究很重要的方面。

  文汇报:是否会把一部分损毁建筑保留下来作为地震遗迹展示?

  吕舟:我们还需要分析哪些是典型的东西,对二王庙、武侯祠、杜甫草堂来说,作为一种古代传统建筑,我不认为地震破坏的情况是非常典型的。目前在这三处我们没有要保存的地震遗迹。

  文汇报:全面修复需要多长时间?大概会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吕舟:按照国家计划,大概三年左右时间吧。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要取决于山体的加固,到底山体的损失有多大,这一块现在还没做全面勘测,所以还不好说。全面的勘测会与清理同时进行,现在很多倒塌建筑下有许多附属文物,在清理的时候需要想办法找到这些附属文物,做处理,将来再修复。现在许多倒塌的东西压在上面,做进一步勘测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到进一步勘测后才能准确估算。

  文汇报:这次地震是否对古建筑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对古建筑又将采取哪些防震的措施?

  吕舟:的确如此。古建筑的防灾是一个大的问题,也是个长期的课题,包括防火、防雷、防洪水等等。很多具体问题,不能用我们今天的抗震标准去衡量,不能套用我们现代建筑的规范,比如古建筑的许多传统做法,本身就是古建筑的价值和特征,我们不可以改变,如果改变过多就降低了古建筑本身的价值。

  我们考察时发现,真正质量好的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比如二王庙的主殿,表现出很强的抵御地震的能力,结构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作为一种防灾措施,我们会在基础加固的时候提高古建筑在抗震方面的能力。

  来源:《 文汇报》 2008-06-27 

2008年06月27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