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谱写力学辉煌
●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 庄茁
金沙集团3354cc工程力学系和工程力学研究班自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为我国高等教育、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建设人才,50年风雨沧桑,50年伟业辉煌。
工程力学系的前身为工程数学力学系,于1958年在钱学森先生、郭永怀先生、钱伟长先生、张维先生等前辈的关怀、支持和亲身参与下建立。在大师们奠定的基础上,历经几代清华人的辛勤耕耘,裨益于杜庆华院士、黄克智院士、过增元院士、杨卫院士等著名学者半个世纪的精心创建,工程力学系如今已成为中国力学界、工程热物理界的栋梁,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在系庆50周年之际,评估创办工程力学系和工程力学研究班的作用及其对国内外力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可以概况为三点:凝练力学学科的平台,创新力学科研的基地,培养力学人才的摇篮。同时,我们思考这样一个主题:工程力学系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立系之本,她的辉煌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观。
一、教授治学,建设学术团队
解放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没有力学专业。解放后,面临力学人才短缺的困境,以钱学森先生为首的力学发展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准,由高教部与中科院在金沙集团3354cc建立工程力学研究班,从1957年起前后办了三届。1958年成立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建系初衷是为航天工业培养人才。1982年基础课力学教研组并入工程力学系,成为力学学科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工程力学研究班和工程力学系自诞生之日起就注重教授治学、培养力学人才和建设学术团队。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大师治学的地方。梅贻琦校长在1931年曾感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天有了大楼,如何培养站在学科前沿、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师,显然,关键在于建设一流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队伍。我们大力培养、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学习和工作条件,把他们培养成才。当他们在学术上具备一定实力时,为他们创造在学术上一展所长的机会。从学科创始人张维院士到黄克智院士,都坚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理,他们把自己的国内外学术职务尽量推荐给年轻人去担任,让年轻教师引领新学科的潮头。同时,也注意对骨干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强调立德树人的学术责任和示范作用,抓好创新团队建设。一个学术团队总是面临和谐与发展的两个主题: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能够促进和谐。从固体力学创新团队的发展中,总结其成功的经验:1、学术带头人的榜样作用,如黄克智院士敬业如山,胸襟似海,学为人师,行为示范;2、奋发向上的团队,该学科培养了余寿文教授、杨卫院士和郑泉水教授等一批学术带头人;3、行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中分工合作,形成团结稳定的人际关系氛围。在教师群体中,还涌现出每年主动为学生上党课的校优秀共产党员宋耀祖教授和担任力33班(国防班)班主任、培养全班20名同学全部入党、全部履约参军的北京市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任革学教授。
经过半个世纪的耕耘,工程力学系已经构建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一般力学和工程热物理,以及生物力学的主要学科方向,形成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适当的学术团队,在30多位教授和30多位副教授中,有3位院士、6位长江特聘教授(含海外两名)、3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含提名奖1名)、4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及一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支团队已经形成团结合作、竞争向上、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群体,2002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创新群体资助。
二、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以培养学生基础实、动手强、为人正为根本目的。院士、名师和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对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和创新源泉。在本科生课程建设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等4门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计算力学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至2007年底,工程力学研究班三届共培养了323名具有研究生水平的力学人才;工程力学系共培养了4804名本科生,1274名硕士研究生和468名博士研究生。一大批毕业生在国家的重要行业和领域施展才华。在他们中产生了张涵信、吴有生、何友声、谢友柏、冯士筰、高金吉、高玉臣、杨卫、李天、范本尧和戴浩共1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原中国一航总经理、党组书记刘高倬,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司令员桂业伟少将,我国第一颗整星出口尼日利亚的卫星总设计师周志成和民营企业家夏靖友等一大批杰出系友。
我们坚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仅广其基,而且增其厚,提高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的途径。几年前,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模式,完成了博士生培养体系的全面革新,提出了博士生专业课程最低学分的要求。新课程体系在深度、广度和与本科教学衔接方面做了大幅度调整和全面规划,在深化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增列了辅修课程。对博士生的资格考试、开题和预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对于论文选题要求“顶天”或“立地”:“顶天”是指要求研究学科前沿、热点和重要理论等问题,“立地”是指研究事关国防和民生的重要工程难题。培养高水平、具有创造性的博士生,还需要形成优良的学术氛围,如每周一次的固体力学讨论班,30年来从未间断。参加这些讨论班,博士生可以聆听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报告,对其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乃至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讨论班的延拓和深化,开展国际间的实质性交流和博士生导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力争在国际力学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自1999年开始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来,金沙集团3354cc的固体力学获得8篇、热物理获得1篇优秀博士论文。同时,要求研究生诚信为人、严谨为学,注重培养全面素质。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如何做好国防生和定向生的就业引导,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国防生培养任务,履约对航天、航空和航海单位的定向生培养承诺,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挑战。有目标的定向引导远比多目标的随机指导难度大得多。近几年,我们从学生入学教育、过程培养和就业引导三个关键环节着手,提出了入学教育的事业引导、培养过程的滴灌指导和就业环节的精确制导的“三导”模式,并举办了各种爱国奉献教育活动,如“航天英雄与清华学子面对面”、“走进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所”、“与月亮有个约会-欧阳自远院士做客清华园”等活动。2007年有83%的毕业生选择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有近50%的毕业生去了三航和国防单位。毕业生中形成人人立志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有大作为的可喜局面,如谷振丰博士生、王新峰硕士、蒋超同学选择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另外,我们还承办了航天员工程硕士班,为培养我国高层次的研究型、复合式新型航天员做出了贡献。
三、拼搏进取,跻身世界一流
在力学一级和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中,有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力学与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等5个博士点和5个硕士点,以及力学和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力学是1980年建立的全国第一批博士点之一,1993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4年获准成立教育部破坏力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和2006年,获得全国力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2007年获准为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仅在2007年,科研经费就达到5400万元;SCI论文230余篇;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21项,获准项目数位居当年全校各院系首位。截至2007年底,工程力学系已获国家级奖励3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国家发明奖13项、国家星火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铸成半个世纪的辉煌。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几代清华人,包括张维、钱伟长、杜庆华、黄克智、杨卫等院士,在力学学科建设和力学教学领域中的50多年奋斗历程,不仅奠定了极其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铺垫了厚重而又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底蕴;不仅对力学系,乃至对航院而言,都是永恒的财富。今天,我们传承这笔财富,并将其融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之中,使学科建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传承发展,续写力学辉煌
在上世纪50年代,力学是研发“两弹一星”的技术基础,是吸引优秀学生的热门学科,大师荟萃,众生向往。建立力学系的初衷,主要考虑为航天工业服务。然而,力学、热物理的学科定位属于技术科学的范畴,它既不等同于以产品为对象的工科,也不完全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面向工程的技术学科。2004年,工程力学系并入航天航空学院,在从事力学研究的同时,更紧密地与航天航空工程结合,为力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时空舞台。在国家的航天航空工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力学问题,机遇与挑战同在,航天航空与力学并存。如果将力学系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在1958年~1978年,她经历了初期的创建和“文革”的劫难;而当1978年~2004年,她经历了拨乱反正,迎来了快速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从2004年至今,位于航天航空学院中的力学和热物理学科,其技术科学的使命更加明确,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从工业中提出力学问题,诞生了力学学科;为国家急需发展的工业部门做出贡献,又回到了力学系诞生的初衷。
在科技史上,力学曾经辉煌过,引领科学技术的进步。力学发展到今天,面临一个巨大的转型和发展机遇。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动力。在今后的10年乃至更长时间,力学的创新方向是什么?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在哪里?比如固体力学选择了微纳米力学、智能材料、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航天航空的关键力学问题等作为学科的主要方向,引导力学理论、计算和实验诸方向的发展。
总结工程力学系的发展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力学、热物理学科的优势,创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只有实现双赢,才能引领航院的未来。这是金沙集团3354cc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目标中凝聚着几代清华人的夙愿,寄托着清华师生使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的梦想。昨天的奋斗迎来了今天的辉煌,今天的奋斗奠定了明天的发展。在全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国内高校中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在国际学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深感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