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给我们另一种交流的语言
●张伍球(1954):我要深深地感谢母校及恩师益友所给予我的太多的关怀、栽培和教育。我们是母校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受益者,在校期间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技能,使我们具有立足社会、创建事业的本领,更重要和更深远的是通过健康、丰富的课外文艺活动修养身心,熏陶情操,建筑深厚友情,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富有者。至今我们止不住地一生向上,淡泊个人名利,而对祖国人民事业及亲朋们充满真挚的热情,工作生活上能勇于付出自己诚实的劳动,我们的个人爱好也被培养得小有水平,使生命更加富有风采。
●董蕴琦(1957):这儿增长知识,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丰富阅历;启迪别人,提高自己——文艺社团活动是我大学生活的一个亮点。所得收获够我终身享用,连同那些美好的回忆,已成为我退休后提神健体的良方,老有所乐的妙剂。难忘清华,感谢母校——直到我生命的终点!
●许树萱(1960):我常想,如果说我们每个清华学子是清华园这个大工厂加工出来的“产品”,那么,清华的文艺社团无形中就使得这些产品的质量更加完美,更具名牌风采。因为她使我们这些工科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文化素质、文艺修养,丰富了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清华园,清华的文艺社团,终生感谢你!永远怀念你!
●于干(1979):在将近10年的文艺社团生活里,给我留下最强烈印象的有三点:第一,参加文艺社团我感到幸福;第二,社团的生活令我感到骄傲;第三,我今天还能从社团的生活里感受到力量。文艺社团对我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强(1988):1989年底,当时的队长仇文彬对我说:“你应该进集中班来和我们一块干。”……一住进来,仇文彬及其他“老帮菜”们纷纷前来探望训话。其中有一句令我至今仍念念不忘,并每每用来教育后人的话:“在社团,官越大,活越累,进集中班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然后从这不自在的生活中重新塑造一个自我。”……集中班里个个是能吃苦的好手,什么活都敢干,什么苦都能吃,别看平时好像个个爱睡懒觉,真到来活了,就是早上四五点也能起来,大事保管误不了。……集中班有个铁定的原则:不是人人有份的不伸手,人人有份的晚伸手。不是说大话,进班人选的首要条件是肯吃苦,我那时进班还有个附带条件:必须会蹬三轮车,即使不会,进班三天必须学会。我是第二天被迫学会的。
●王力鼎(1992):结合这些年的工作,我觉得艺术团在做人、做事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上对我的影响最大。学校艺术教育中心负责艺术团的业务指导,三位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周乃森老师、郑小筠老师和朱汉城老师。他们三人有共同点:对事业对学生有无限的热爱之情,人格魅力值都很高,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真诚、认真和执着。三位老师的言行使我懂得了如何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记得有一次清华BBS十大热点话题之首是祝朱老师生日快乐,充分说明了老师们的影响力及艺术团团员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李艳琼(1995):从清华繁重的学业里抽身到艺术团的训练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比普通的清华学生面临更多的取舍,生活因此更加充实而忙碌。艺术团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在合作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提高艺术素质和修养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勇气与自信。……艺术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交流的语言,和另一方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每一个集体作品的诞生,孕育着多少的磨合和锤炼,每个人都在彼此的磨合中调整自己,使这个作品不断趋于完善。而那些集体作品中的独奏或技巧展示部分,就像精彩绝伦的个人作品,给我们鼓舞和向前的指引。这就是艺术团里的共性和个性,在和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时候展现自己的个性,两相得益才会更加完美。……纯净的陶冶让人有了对公平美好的向往,而个性的表现让人拥有生存和竞争的能力,带着艺术的熏陶去面对人生,在竞争的同时不失对美好事物的辨别能力和信心,我想这就是艺术教育留给我们的。
●韩朱旸(2004):在艺术团参加最多的活动就是学生艺术团“全接触”系列活动了。“全接触”已连续多年获得校级素拓项目金奖,其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艺术团各队的沙龙演出、公开排练、部分专场演出等。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艺术门类、形式的演出活动,发挥学生艺术团作为清华文艺代表队的作用,实践“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活动宗旨,在校园内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为同学们创造接触艺术、了解艺术、热爱艺术的机会。至今我已经亲身参加了4次“全接触”演出活动,观看的演出也有十几场了。每次通过这些演出我都可以亲身体会高雅艺术的魅力,还可以了解到各种艺术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更好地促进了我平时的学习和工作。艺术也是一种不同意味的人生。
●孙羽津(2005):传统戏曲精神在清华园中的传播,恰好符合了当年国学院主任吴宓先生“中西会通”、“古今合冶”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能在全球信息爆炸、面临多元选择困境的当下,使得清华校园艺术有境界而不流于轻浮、有传统而不失之厚重,彰显出自己独特的风采。……2007年10月10日,朱镕基学长和劳安学长回到清华,在主楼三层接待室与京剧队的队员们一起联欢。朱学长回忆了他的学生时代,回忆起在大礼堂观看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精湛的表演,回忆起在清华园聆听浦江清先生的昆曲课……一代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出身清华工科,而在他的身上,我们又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器识其先,文艺其从”,在这个汇集了半国精英的清华园中,校园文化中的传统元素一定会在新的时代发挥出它独特的作用,闪耀出新的光彩。
●郑倞(2006):学生艺术团就像一个大熔炉,在这里,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碰撞、交相辉映。话剧队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而非特长生占据了这支队伍绝大部分。不同的起点没有隔阂,不同性格的同学彼此关怀、一起成长。我常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没有进入这个大家庭你不一定失去了什么,但是在这里我们所收获和体味到的快乐、温暖、包容、感动……五味杂陈的回忆,将在这一生中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论天涯海角万水千山,那一隅的灿烂,将永远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