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清华校友励学金 - 正文

送给母校的礼物

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励学金活动纪实

●校友总会 关悦

  在众多的励学金项目中,也许“力海天空”励学金的项目资金额度并不算最多的,但这四个字,却让很多金沙集团3354cc航天航空学院刚刚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与其他励学金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同,“力海天空”励学金不是来自社会上已毕业校友的捐赠,而是航天航空学院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之际留给母校的一份礼物。

  “毕业了,你给清华园留下点什么?”

  在金沙集团3354cc航天航空学院(以下简称航院),每年到7月份毕业生即将离校的时候,院里的老师都会组织毕业生开展一次活动,主题就是:“毕业了,你给清华园留下点什么?”往年,航院组织的是校内的长跑(越野)比赛,让同学们在清华园再次留下自己的足迹。而今年,航院的老师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我们主要是受到校友会励学金活动那种‘校友帮校友’精神的启发”,航院业务办主任王锡瑞老师介绍说。资助贫困生工作一直是航院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校各院系中,航院的贫困生比例一直比较高,目前全院贫困生的比例占到学生总数的30%~35%。这意味着,每10个学生当中,就有近4个是贫困生。而有的年级贫困生比例还要高于这个平均数。2006年8月,金沙集团3354cc召开了主题为“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的新闻发布会。正是通过这个新的资助体系,让航院的老师对“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有了最初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想,航院有这么多的贫困生急需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社会上可以发挥‘校友帮校友’的精神资助他们,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发动毕业生献一份爱心呢?”

  正是这一想法,最终促成了“力海天空”励学金的诞生。经过几次学生工作组会议及研究生工作组会议的认真研讨,毕业生的励学金募捐活动方案很快成型了。“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是:100块不嫌多,1块钱不嫌少,要的是一份爱心。”王老师说。而当时方案一提出,几乎立刻得到了全体与会师生的一致支持和响应。

  难忘那一刻

  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募捐活动的筹备颇费了一番周折。“我们曾想过在院馆的大厅直接设置募捐箱,但又觉得这样没有气氛,也起不到感召的作用。”王老师回忆说。想来想去,最终大家决定把募捐活动放在一年一度的航院毕业生大会上。因为“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场景和氛围下,会有很好的感召和弘扬作用”。

  为此,负责筹备的师生们做足了“功课”:他们请来清华校友总会的副秘书长李志华老师为大家作动员,介绍励学金项目的背景和各地校友们的捐赠事迹;请航院2007年金沙集团3354cc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本科毕业生石可宣读倡议书,号召大家“伸出双手,把真情留下”;甚至煞费苦心地为这次的励学金募款取好了名字——“力海天空”。

  这样的热情和投入,换来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和感动。毕业生大会上的一幕幕,让王老师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本科生石可的倡议书宣读完之后,航院的院长和党委书记率先站了起来,走向会场中央的募捐箱;一百多名毕业生,马上自发地排起了捐款的队伍,没有一人落下;中途进入会场的即将毕业的法国留学生皮埃尔,问清楚情况后毫不犹豫,立刻加入了捐赠的行列……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因有事没能参加毕业生大会的同学,在会后还特意跑到副书记那里,为的是也能补上自己的捐款,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结果,这次募捐活动,航院2007届毕业生的捐款率竟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一次,算上会后特意跑去院里捐款的同学,航院的2007届“力海天空”励学金共募得资金3000余元。作为此次活动主要的组织者,王锡瑞老师在总结发言时说了这样一番深情的话:“这个捐款箱,我们无法用金钱把它填满,但是我们的心意却充满了这个箱子。我们2007届毕业生的这份善举,会永远铭刻在航院的爱心史上,让以后的师弟师妹们代代相传……”

  “力海天空”有深意

  对于“力海天空”这个名字的由来,王老师在毕业生大会上为大家做了这样一番阐释:2004年成立的航院,其前身是清华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工程力学系。而航院成立后,其主流方向是为中国的航空、航天、航海事业服务。“力海天空”这四个字,正体现了这种历史沿革和现代发展的完美结合。这个名称的提议来自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符松老师,并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可以说,“力海天空”这四个字真切鲜明地代表了航院的特色。

  而这四个字所荡起的涟漪,也开始在航院的学生中间一圈圈扩大。募捐活动的报道出现在航院的网站上,捐资登记表贴在院馆大厅的布告栏里,来来往往的学生看得仔细,但说出来的却都只有自然而然、朴实无华的一句话:“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这么做。每个人都要轮上!”就在这一句话之间,真情的火种已经悄悄开始传递。

  2007年10月,学校布置奖助学金评定工作,航院的老师们欣喜地发现,此次拨给航院的励学金经费中,“力海天空”的名字赫然在目。经过院里认真审慎的研究和评定,最终这笔对航院具有特殊意义的款项送到了2007级新生潘建华同学的手上。来自农村的潘建华在家庭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靠着绿色通道贷款才得以正常入学。在老师的眼里,他“遵守纪律,书也读得好,十分要强”。依靠资助和自己的勤工俭学,现在的他不仅可以安心学习,还在学习之余积极担任班级和社会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报名做了一名奥运志愿者。在对励学金资助者的感谢信中,潘建华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可以在物质上贫困,但是仍然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薄力,为同学、为社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王老师说,很多受到资助的同学都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今天我无偿得到了社会和校友的资助,等将来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回报社会、我也要像校友们今天为我伸出援助之手一样,再帮助其他校友。“这就达到了我们‘力海天空’励学金的目的。”

  校内校外一条心

  “其实当初搞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太多。”王老师坦言。虽然最初完全是受到校外校友的启发和影响,但经过一番实践下来,航院的“力海天空”励学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第一次实践的成功,更加坚定了航院师生继续开展“力海天空”励学金募捐活动的决心。2008年,新一届的毕业生即将接过“力海天空”的接力棒。

  “励学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数额本身,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谈及全程参与“力海天空”励学金募捐活动的感受,王老师如是说。“我相信,活动对学生心灵上产生的影响是一定的。而且这个影响和意义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励学金活动虽始于校外,但如今它的影响正在慢慢扩大到校内,带动每一个校内、校外的清华人。正如王老师所说:“励学金工程任重道远,校内的师生、校外的校友应该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共同做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转自《清华人》2008年第2期

2008年05月14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