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
——记我的导师蒋洪德院士
●热能工程系 李佳
记得和蒋洪德老师的初次相逢是大四之时,研究所搞了一个见面会,由老师们和同学们交流各方面的问题。蒋老师当时虽已年逾六十,但神清气爽,思维敏捷,丝毫不亚于年轻人。我当时就坐在老师的左手边,他很平易近人,讲话十分生动、引人入胜,从他的话语中透露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睿智。最令我感动的是,当我们同学提出一点点小问题时,他总是细心地做笔记,记录我们的疑惑。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可见蒋老师是一个极为仔细和严谨的人。这最初的一面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蒋洪德院士
韩昌黎所作《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蒋老师的可谓无愧于传道、受业和解惑这六字。至今已经跟着老师学习和工作有两年的时间了,他对我的教诲是孜孜不倦的。
传道为先
在最初打算跟老师做博士的时候,我是有些犹豫的,不知道能不能入这一行,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蒋老师鼓励了我,说我的能力够,他也愿意收我作学生。但是有几点道理要和我讲清楚:一是做动力机械这一行门槛高,不下硬工夫不行,需要长期地研究,耐不住寂寞不要来;二是这个行当很重视实践,尤其是我本人,将来希望能送你到工厂去锻炼锻炼,不想吃苦不要来;三是以后的工作是一个团队,要很多人一起合作,我的团队里不需要破坏团结的人,有谋私小想法的不要来。我当时是很振奋地,因为我的理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位导师和这样一种工作。他不仅是在教我学习的知识,更是在教做人的道理。他甚至有一次专门找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与大家讨论学术道德的问题,蒋老师说:要入其门必先正其身。在你们入门之前要把做学问的道理都告诉你们:不能为了学问而“学问”,更不能为了“学问”而违反道德甚至是法律。这些道理,我想,不管我后干什么工作,都是一辈子都受用的。
授业为重
有人曾说过,学生毕业年限的长短和导师指导的周期是成正比的;如果学生同样努力,那么导师对于学生的成才来说起关键作用。我自认为非常有幸能够经常地得到蒋老师的指导,蒋老师在科研和工程界都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物,他平日里工作非常的繁忙,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把培养学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不仅每周至少会与我们见两次,对于学习和工作进行详细地指导;他对每个学生的课题和方向都有详细的规划和基本路线,在这种强有力的方向指导下,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也格外的明确,研究生的生活过得十分踏实;刚刚读研究生的时候,他还会亲自为我们两三个学生补习、讲课,所讲授的内容都是他几十年来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对我们非常有益。在他的概念中,老师是一定要讲课的,只有讲得出来,学生爱听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解惑为细
蒋老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非常地关心,事无巨细,只要有疑问,他都会极认真地帮助你解答或者指出方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蒋老师极为重视,他会用一切地机会去让我们得到作为一名专业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尤其是讲演与动手的能力。2006年我做本科毕业设计时,主要工作是完成一个试验台的调试。由于当时课题组的工作刚刚开始,没有其他师兄的帮助,即使是为一些极小的问题,只要有困难,老师也常常到现场来与我们讨论。他先听取我们的想法,让大家讲座一番,然后提出可能的方案,由我们自己去动手完成。老师的这种关心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有很多生活上的。比如他就经常问起我们,饮食、住宿、锻炼以及家庭的情况,他常语重心长地说:“我想尽量为你们解去后顾之忧,希望你们能生活好,工作才能好;身体是本钱,别一个博士还没有读完,身体先垮了,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正因为如此,我们如果遇到生活的困扰也是极愿意去找老师的,他不仅是我们的导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蒋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大师。他平凡而又伟大,朴实无华而又光芒闪耀,如启明星点亮我们的人生。
真心祝愿我们敬爱的老师,健康、快乐、幸福!(校研团委 研通社供稿)
蒋洪德 金沙集团3354cc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沙集团3354cc燃气轮机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973项目《燃气轮机的高性能热-功转换科学技术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