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金沙集团3354cc庆祝2007年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
郝吉明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能有机会在此发言,感到荣幸。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给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结合胡总书记的四点殷切希望,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自己的两点体会。
一、深刻认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重大责任和重大使命,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自1965年进清华,我已在金沙集团3354cc四十多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头二十年,以完成学业为主;后二十几年,逐渐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先在这里当学生,然后在这里当教授,当系主任和院长,构成了我丰厚的人生经历。
能就读于梦寐以求的全国高等学府――金沙集团3354cc,实现了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在这个陌生的学校,党的阳光照耀着我成长的道路,金沙集团3354cc的师长为我的生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四十年过去了,我仍清晰记得班主任、辅导员对我政治、学习和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总是想,我是幸运的,我遇到了恩人般的师长,他们成了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改革开放使我又一次沐浴在求知的春风中。同龄人中我又是最幸运者,1978年我坐上改革开放后研究生考试和出国留学的头班车。1981年1月在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后,陶葆楷教授、导师李国鼎先生即刻把我派到太平洋彼岸,继续深造。在学习的征途上,这是继在高中阶段的刻苦考验后的又一次磨练。虽然远离了祖国,远离了清华,但清华的领导和老师并没把我派出了事。时任我校副校长的滕藤老师,访美期间专门听我的汇报,提出希望;每年我都收到学校外办的贺年卡;李国鼎教授不仅一年几次给我写信,指导我的学习,他还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的家人。依靠自己的刻苦勤奋和祖国给予的动力,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总结自己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学校与授业恩师的栽培和照顾,正是老师的关怀和学校提供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指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我最初选择大气污染与控制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的决定。国家和学校重点培养了我,我就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向前辈学习,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培养出10个博士。
当老师与当学生差别较大,这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抱负。我希望我的学生象所有清华学子那样,首先应有爱国之心,这是新时代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前提;其次要有报国之志,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自己理想的指航标;其三是要有建国之能,只有努力地学习科学技术,培养实践能力,才能够把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真正变成现实,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根据我的体会,要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要要求学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果说有什么是始终不曾改变的话,那么对清华学子的这一要求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希望听起来简单明了,然而简单的往往是最真诚和最本质的。科学是这样,学者的心也是这样。
成功源于坚忍。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和战胜苦难,让困难变成人生的财富。这是我努力引导学生树立的理念。我与我的学生始终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与他们一起拼搏,在辛勤耕耘和付出艰辛后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为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志存高远、自尊自励,与学生一起不断攀登。几年来学校和政府给我不少荣誉,也两次被学生评为“良师益友”,但荣誉与奖励再多,我还是我,能力和水平不因荣誉而提高,只是对我的要求更高,期望更高,是我时刻感到压力,我只能更加努力,要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始终是我努力的目标。
二、为肩负起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必须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清华的老师不仅要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也要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一线讲台上,时刻与学生们保持通畅的交流。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每当我走上讲台,我就来了激情。我当一名人民教师,不把它仅仅看成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我真正喜欢这项工作,所以舍得投入,尽管很苦很累也不觉得。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而教学是维系这种联系的纽带,也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理解的重要途径。86年起我主讲本科生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是系里为我提供的舞台,相比研究生课程,我能将在美国学到的知识和技术系统地传授给更多学生。我注重改革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几年下来,取得一些成绩,两次获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随后,我就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上。
1999年,我开始为本科生讲授大气污染控制课程。教这门课,虽然对我是轻车熟路,但精品没有止境,追求是一种享受,在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必须尽我所能,不断攀登,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教材建设、年轻教师培养等方面都大有作为。回顾几年来课程建设,我认识到只有锲而不舍、博采众长、辛勤耕耘,才会铸就精品。教学中蕴藏着深厚的科学创新的资源,因其深而艰,因其厚而难,也因其艰难才需要我们的执着、智慧和奉献。有付出,就有收获。2004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所编教材已被150多所院校使用,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新的教学团队。有人问我这门课还教多长时间?许葆玖教授是我的榜样。1978年在他60岁高龄时,开始为环境系的研究生开设水处理(3),在这个三尺讲台上,他一站就是20年。只要需要,我一定会向许先生学习,努力站好岗,值好勤。
我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为肩负起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还必须努力提高。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人民教师,作为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作为金沙集团3354cc的一员,理所当然的应担负起引领潮流的责任,担负起模范示范的责任。倾其心力地培养年轻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对得起学生们的信任和托付。
今年我京都大学的一位朋友武田教授荣退,我送给他四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人以智,育人以德。这既是对他的祝贺,也是表达我为师的理念。我一定继续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培养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努力。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沙集团3354cc环境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