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航空人的后清华时代
■陈向
陈向
陈向,自动化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曾任金沙集团3354cc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辅导员。2009年1月份毕业,主动放弃知名外企职位,就职于位于西安的中航工业618所。
仿佛是一眨眼的功夫,离开清华园已经有整整五个月的时间了。由于工作单位不在北京,这半年和清华园以及里面的朋友们交集很少,然而仅有的两次回北京出差的机会,我都会回到生活、学习、奋斗了六年半的母校看一看校园,见一见老朋友们。大礼堂、日晷、图书馆、主楼、紫荆宿舍,24号楼,团委小楼,C楼,万人食堂,网球场,甚至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还是那样的熟悉。在校园内徜徉,恣意地享受并回忆着曾经的校园时光,仿佛我从未离开过这里,而是去外地出差又回来了而已。只有当回程的火车缓缓离去的时候,我才会从梦中醒来,“嘿!今晚不再有水木鸡翅、翅香园、钱柜,好好睡一觉,明天还要上班。”
走出员工宿舍,步行15分钟到单位,在食堂吃过早饭,来到部门,从衣柜中取出白大褂和工作用鞋,换上。门口打卡,将工卡佩戴在胸前。这是我现在一天紧张忙碌生活的开始。
自从2009年2月4日入职中航工业618所以来,我很快地进入了工作角色,并且在某型号的控制系统研制当中承担主要工作。同时为了弥补在航空专业知识、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我利用晚上和周末的加班时间进行学习。上周末来北京出差,和朋友们聚会,大家关心我工作忙不忙,说实话,还真是挺忙的,端午节三天假只休息了一天。由于我是近二十年来在618所工作的第二位“清本清研”,所里对我非常重视,忙碌工作中回想起在清华的“二叔”辅导员生活,心头不免又涌起一阵温暖和前进的动力。
本科的时候,我们自动化2字班的男生都住在紫荆2号楼,而我的宿舍在紫荆2号楼222A,电话号码是51532222,我恰好又在自22班,所以被人称为清华有史以来最“二”的人。2006年暑假我带了一只红会的实践支队赴安徽阜阳给当地的艾滋病致孤儿童们举办夏令营,队员们互相起外号,我勇夺“二叔”的美名,自那以后,红会和团委凡是认识我的朋友们都亲切地叫我“二叔”。
真正踏上辅导员岗位是在清华的最后一年,在团委志愿中心做副主任。当年组织过的活动,无偿献血、同伴教育、急救培训,到后来的中网志愿者,奥运总结晚会,都成为挥散不去的记忆。汶川地震第二天的无偿献血,C楼里面排成的百米长队永远印刻在脑海中;奥运期间和同学们一起在大礼堂观看开幕式,感受祖国的荣耀,一起呼喊,一起落泪。当然还少不了为了准备活动的通宵达旦,为了庆贺成功的不醉不归。所有的所有,都属于,也仅属于那个时代的我的辅导员或者准辅导员生涯,成为一辈子铭刻在心的美好回忆,而与那些所有曾经叫过我“二叔”的朋友们的友谊,则是点点滴滴的细节在脑海中渐渐模糊之后,才显得更加地弥足珍贵。
在清华学习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担任辅导员期间培养的综合能力,让我在618所找到了很大的舞台。依靠自己的外语优势,我完成了大量重要技术文档的翻译工作,我几乎是整个办公室里唯一一个不用查字典就可以完成翻译的人;在校期间组织过不计其数公益活动的经验,帮助我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也在单位成功策划了一次为智障儿童举办的义卖;做红会会长的时候,经常要主持各种会议,向领导做各种汇报,这也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思辨能力,来到单位之后,我当上了主持人,主持了迎建国60周年、建所50周年的党史知识竞赛,也成为了飞控部辩论队的四辩,参加所团委举办的辩论赛。然而说起618所,很多人都对我的职业选择产生过疑惑。
中航工业618所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这里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大批国内著名学府,却因为各方面条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差甚远而留不住人才。中国的航空工业长期以来落后于欧美强国,虽然近些年国家的投入巨大,但还是有较大差距(行业内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和美国、俄罗斯等强国差20年以上)。618所是解决我国军、民用飞机控制系统落后问题的科研院所,国内几乎每一个型号的军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都诞生在618所,因此618所对于我国的航空工业乃至国防事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签约618所之后,很多朋友都很不理解我的决定,认为以我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北京找到待遇更好的单位(我曾经拿到过宝洁供应链部门的offer),甚至有一段时间连自己都犹豫了。
但是经过这四个月的工作,我完全相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我找到了一份归属感,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自己能力、同时又可以为祖国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舞台。回想当初自己做决定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618所是祖国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同时自己能够学以致用,自己在团系统参加社会工作多年,自认为比较“又红又专”,618所符合我的价值观;其次,我将找工作的目标定位于20年后,而不是当前,即考虑20年后我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能为祖国做多大的贡献,而不是当前的薪水为多高(本科同学有的起薪就是我的10倍以上),我希望20年后,自己可以成长为重点型号的主要设计人员。另外,我一直比较看重家庭,父亲去世比较早,回家乡工作可以更多的照顾母亲。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愿与祖国航空事业共成长”,这是我的入职感言。前两句话来自于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在我身上深深的烙印,而后一句话是我离开母校,投入祖国航空事业后的愿望和理想。(编辑 襄桦)
来源:学生部主办的校内刊物《辅导员之友》第1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