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启航计划 - 正文

赵江涛:心怀报国志 立业赴边疆

实习记者 刘 慧

 
  赵江涛,甘肃庆阳人,2005年进入金沙集团3354cc航天航空学院学习,2009年免试推荐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担任马院研究生工作组德育助理,曾任马院研团总支书记、学生部思教办辅导员、《业余党校》报主编、学生红色网站理论部部长、学生三农学会会长等。在校期间,多次赴西部及农村地区支教、调研。曾获光华二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三等奖学金等。
 
  立志赴疆
 
        要不要去西部?在经历一番思考和纠结后,赵江涛最终下定了决心:去!而且要去西部的“西部”———新疆。
 
  3月7日,吴邦国委员长视察金沙集团3354cc时,曾在图书馆老馆与同学们亲切交谈。赵江涛向吴邦国委员长汇报了自己和同学周杰要去新疆工作的想法。委员长鼓励他说:“新疆、西藏是可以大有可为的事业舞台,尤其是新疆现在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需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艰苦地区接受锻炼,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稳定、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是青年学子都应该学习的好榜样。希望你们在新疆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干出好成绩、作出大贡献。”
 
  回想起委员长深情寄语的那一刻,赵江涛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赵江涛表示,我们一定要牢记吴邦国学长的教诲,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为新疆的稳定、团结和发展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赵江涛的父母也曾在新疆工作过7年时间,在情感上,新疆离他并不遥远,如同他的第二故乡。“既然决定去西部,那就去新疆。”赵江涛在接受采访时说,一是因为国家在大力支持新疆发展,将给新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二是因为新疆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在新疆有施展的舞台。 对于在新疆开展工作可能遇到的难处,他认为:“难处肯定会有,但作为清华人,难事你不做,谁做?!”在准备在赴疆工作前,他认真研究了当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情况,尤其关注新疆的新闻动态,天山网、新疆新闻在线网成为他经常浏览的网页。
 
  清华六年 情系基层
 
  六年的清华生活,濡染了赵江涛心系祖国的情怀;四年的工科学习,培养了他有条不紊的思维方式;两年的马院研究生学习,确定了他以底层视角关注社会民生的立场;一年的辅导员经历和多个岗位的社工经历,培养了他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
 
  六年里,赵江涛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经历,稍加梳理,便发现其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以主流视角心系底层。赵江涛本科期间曾担任三农学会会长、红色网站部长,先后赴甘肃农村支教、河南农村和北京农民工居住区调研。研究生期间,他的研究方向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曾利用寒假时间在家乡做了关于农村发展的调研。他还担任了 《业余党校》报主编和马院研团总支书记。
 
  研一暑假,赵江涛赴江苏省淮安市金南镇挂职锻炼6周。在此期间,他体会到了执政者为民一方的工作作风。他挂职的金南镇是典型的南方小镇,2008年前,镇里街道还是普通的土路,多雨时节便泥泞不堪。现任镇长自2008年上任以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得财政收入每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增加后,主要用于街道规划和重建,安装了照明措施。在走访中,赵江涛了解到,当地居民对政府工作非常满意。赵江涛说:“通过这次挂职锻炼,我感到基层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可以更多地为底层老百姓做些事。”
  
  用现实承载理想
 
  赵江涛说,很多决定去基层或西部工作的同学可能都有一种理想主义甚至是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他们相信自己能在基层和西部广阔的平台上有所作为,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赵江涛也曾想过在北京找一份工作,但当他了解到咨询等行业的工作内容后,他觉得那样的生活完全不适合自己。“人的见识会变得很狭窄,心中一直在探寻的关于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话题,在那里根本找不到共鸣。”
 
  赵江涛说,理想不是空想,理想需要以现实为载体,现实是理想的框架,理想要通过现实的通道才能到达。新疆对于他来说就是可以承载理想的现实平台,去新疆是“理想与现实的接轨”。
 
  六年前,赵江涛从西部走来,像一只放飞的风筝,飞到了北京的天空;六年间,清华倡导的胸怀祖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念又似一股劲风,引领他返回西部广阔的天空。
 
来源:《新清华》2011-03-25

2011年04月01日 15:07:5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