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开局之年看清华(三)
●新闻中心特约记者 靳闻
6 完善各项支撑体系 保障学校事业发展
为适应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金沙集团3354cc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学术支撑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正在修编校园总体规划,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清华校园网TUNET成为国内最大的万兆校园网,拥有1200芯公里光纤通信基础设施,主干网速率10Gbps,联网计算机超过40000台,用户43000多个,网络化教学办公服务系统日臻完善。学校图书馆藏书共358万册。
学校积极构建和完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为了给师生员工提供便捷的服务,后勤系统筹建了“我们的家园”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绿色食品采购基地,给师生员工提供质优价廉、安全营养的食品;开展食堂“百佳食品”评选,提升菜肴的内在品质,在全国高校首届烹饪技术大赛中,金沙集团3354cc饮食中心荣获大锅菜团体金奖。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学校进一步丰富绿化树种,改善清华园的生态环境,校园内乔灌木品种增加到450种,成为全国高校中树种最多的校园。通过征集、评定,7个学生食堂重新命名,增强了文化韵味。学校强化社区建设,荷清苑社区荣获“北京市首届魅力社区”称号。学校增强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自觉建设节约型校园,如:将教学楼的夏季保洁时间从晚上调整到早晨日照较强的时段,每日节电15%;将校园4000多盏路灯改造为智能光控技术控制并使用节能灯泡,每年节电36.5万度;在学生浴室开通IC卡系统,综合节能率达30%;今年寒假试行留校学生集中住宿试点,共有19个院系的613名同学参加试点,节约132吨标准煤,节电约45000度,保洁用水也大量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效果。
2006年,清华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紫荆学生公寓38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大楼等新建筑投入使用,科学馆加固工程顺利完工,集中展示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节能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成为“绿色建筑”的亮点项目。据2006年年底统计,我校校园面积共405.5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
7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凝聚全校力量奋发向前
2006年秋,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通过了上届党委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结合新时期的办学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2006年,37个院系及直附属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校、院系党政领导岗位。
学校党委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江泽民文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做出决定,进行部署。落实校系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理论修养和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有力地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学校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总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开展理论研讨及征文活动,分别制定了学校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重视干部培训,举办新上岗干部、部分中青年干部和全校中层干部学习班,累计培训500多人次。
2006年,学校共发展党员1014人,其中学生931人、教职工83人。截至2006年年底,全校党员中共有本科生2151人、研究生5875人、在职教职工4084人。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订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就业引导力度,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就业工作,向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输送优秀毕业生的意见》,持续开展“启航计划”教育活动,2006年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要行业、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的46%以上,再创近年新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全年有1万余人次的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校实施了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做到了“两个全部”、“两个增加”,即:经济资助要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并解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强度,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获得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在劳动中得到锻炼,达到育人的目标。
全校师生员工正扎扎实实地推进金沙集团3354cc“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自主创新求突破,力争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