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3354cc毕业生择业观念因何而变
渴望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中国青年报》 2007-07-12 第1版 白雪
化工系的谭斌是一个本硕博都在清华就读的“三清生”。毕业后朋友们问他去了哪儿,他说“签了中石油”。大家面带羡慕地说“啊!”他又蹦出后半句“宁夏分公司”。大家都是不可置信:“啊?!”
实际上,近一成的清华学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截至7月6日,在已签订就业协议的3000多名金沙集团3354cc应届毕业生里,到西部、东北就业的人数达到273人。在考虑薪酬待遇、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的同时,这些毕业生优先选择了事业发展前途。他们更渴望振翅高飞的蓝天。
是时代的机遇 也是个人的机遇
清华法学院硕士罗红广在今年年初的公务员考试里杀出重围顺利过关,被上海市检察院“看中”。在他看来,一切似乎都大局已定。当晚,他和同学聚在陆家嘴的一家饭店里庆祝了一番。
“那天晚上,看着灯火璀璨的外滩,我突然想,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定了吗?为什么总觉得有点不甘心呢?”第二天就是广西选调生考试。3月31日,罗红广临时买了一张飞机票赶到广西去参加考试,并因成绩优异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组织部录用。
放弃在上海工作的机会而远赴广西,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罗红广却有自己的道理。
“我是个特别有心的人。”早在考试之前,罗红广就去有意向的各个单位和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他看来,广西并不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而是蕴含着巨大能量。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里,作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将向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数据显示,广西沿海口岸作为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正日益增强。
“就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说的那样,我看见的广西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且绝无仅有的环境,发展势头很强劲。”罗红广认为。
“这对我个人而言也是机遇。”他坦言,自己在上学期间出过书,加上专业水平和金沙集团3354cc这块“名牌”,早就具备了安身立命的本钱。但他内心深处总觉得,这样不是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
罗红广希望在时代发展的机遇里获得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既然我不留恋上海,更不会留恋南宁。我希望一直下到真正的基层。不经过艰苦打磨,有厚实的基础,很难长远。”
小环境已不亚于大城市
除了大环境的机遇,罗红广还受到了小环境的鼓舞。
在与前几年去广西的清华选调生的交谈中,罗感发现他们的态度非常积极,总希望能把广西的资源和学校的资源充分整合起来。他说,“我很想加入那样一个英雄的团队。”
不只是他,化工系的谭斌选择宁夏“虽然听起来很艰苦”,但他在这里看见,“大家素质很高,气氛很好。相对其他单位,我更喜欢宁夏这个单位的工作环境”。
此外,西部提供的工作机遇也不再限于纯技术性人才。人文学院的周鹏就选择了塔里木油田。在他看来,石油行业大有前途,趁年轻在此崭露头角,比在东部和其他本科生争一份其他工作更有发展。不过,很多人仍会问他:“你一个文科生去油田,能做什么?”
金沙集团3354cc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祁金利去中石油宁夏分公司进行过实地考察。在他看来,认为像石油这样技术背景很强的行业不需要文科生,已经是老观念了。据他介绍,这两年,不少人大、北大的管理专业毕业生都在那里找到了工作,“去了找准定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像这些位于偏远地区的国有企业,“小环境”上已经不亚于大城市。位于新疆的中石油吐哈油田在一次招聘会上介绍,“我们包下四星级宾馆当员工宿舍,月收入不亚于北京”。
如今,在创业激情、西部机遇、个人理想等原因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到乏发达地区的国企工作,不再盲目“扎堆”大城市。
截至目前,清华到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54.2%,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到西部、东北就业的毕业生达到273人,相比去年增长17%。到京沪粤之外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21%。
名校大学生也要放低心态
作为本硕博均在清华就读的“三清生”,金沙集团3354cc机械系的博士姚为在找工作上给自己两个“限定”。
第一,不去外企工作。去一家日资单位实习时,他看见曾经的清华优秀学生,在外企10年依然处于基层一线。“每天准时早九点上班,晚五点下班,决策层的事情永远和他无关。10年了,在事业上他得到了什么?”
第二,不扎堆去大城市名企业找工作。姚为戏称,“总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咱充其量也就是块好土豆。我只是希望从筐里倒出来的时候,这块土豆干干净净地被人看上。如果筐里都是金子,就没人看上土豆了。”
按姚为的兴趣,他希望能专业对口,最好是去国防单位工作。
这块自称“土豆”的博士身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一二·九优秀辅导员”等名誉,但在招聘会上还是广投简历,其中包括一家专门生产垃圾车的制造公司。这家公司在招聘会上特别低调,后来找到姚为,表示对这样优秀的清华人才很感兴趣。
姚为和这个单位聊了很久,最后才得知,这是一家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单位,因制造军工用品对外保密,只以其下属第三产业公司——垃圾车制造公司来招聘。最终,姚为签下了这份工作。
同样是当年毕业的博士,夏德明在一次告别学校的座谈会上,对学弟学妹们只有一个忠告:“清华毕业生的确有很多机会。但每一个机会都得来不易,不要眼高于顶,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