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喜迎3308名新主人
【新闻中心讯 记者 程曦 摄影 郭海军】8月17日6时许,清华园的大部分区域都还包裹在黎明的静谧中。但在校园东侧综合体育馆到紫荆学生公寓的几百米大道周围,气氛早已变得热烈喜庆。绚丽多姿的彩旗,细致周到的指示牌,摆满资料的接待桌……迎新工作一一准备就绪,早早到校的2006级本科新生们陆续被老师、学长领入这片未来家园。
7点半,新生开始正式办理入学手续。综合体育馆内悬挂着一个个紫底黄字的醒目标牌,提示新生户口、餐卡、档案、卫生检疫等项目的办理地点。10套电子成像设备一字排开,有条不紊地提供学生IC卡现场制作服务。据了解,电子成像后只需半分钟即可完成一张IC卡,快捷的制作保证了办理流程的顺畅运行。
新生报到现场
清华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的数字化报到方式为新生提供了极大便利。今天,遍布综合体育馆内的信息查询点更是让新生做到了“心中有数”。来自浙江绍兴的计算机系新生陶浩雄刚刚凭借录取通知书的条形码在电脑上看到了自己的报到完成情况,只剩一项IC卡制作便大功告成。他开心地说:“利用这个设备,查一查就能知道情况,多方便啊。”
与此同时,在综合体育馆西侧的网球场,各院系迎新站的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们也正为新生提供党团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开具、资料提供等各项服务。为了方便互相联络、让新生尽快认准“家门”,热能系专门制作了统一的服装,水利系向每位新生发放了一张姓名卡,航天航空学院则将火箭、飞机和舰船模型设置为他们独一无二的“路标”。
迎新管理查询系统同样也延伸到这里。各院系都准备了配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迎新前还专门接受了注册中心组织的培训,这一切只为让新生在最近的距离内了解自己下一步需要进行的程序。
在综体南门入口的最醒目位置,依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了“绿色通道”。学生处、奖助委办公室的慰问信和“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报到流程分列两边,墨绿的底色洋溢着一派浓浓春意。
2006级新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将成为金沙集团3354cc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的第一批受益者。早在暑期中,学生部的老师们就奔赴广西等地走访,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今天,学校又为他们准备了100套生活必需品和充足的经济资助。在入学“绿色通道”中学生最多可获得7000多元的临时贷款。学生工作处事务办主任南彬说,“绿色通道”只是一个开始,学校还将通过助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他们都能 “安心地进学校,放心地读书,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
上午,校领导顾秉林、陈希、汪劲松、陈旭、胡和平等与两办、教务处、学生部、后勤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来到综合体育馆和紫荆学生公寓区,检查迎新情况工作,了解新生情况。在“绿色通道”里,学校领导详细询问了新生领取临时贷学金的情况,并亲手将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备的被褥、书包和自行车送到了材料系的河南新生王保民和精仪系的广西新生韦文鸿手里。校领导还来到位于紫荆公寓区的桃李园大食堂与新生和家长共进午餐,听取他们对学生食堂的意见。
顾秉林校长为新生发送生活用品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全体在校师生对新生的拳拳关爱之心。紫荆学生公寓从早晨6点半就开始为新生办理住宿手续,工作将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每一幢新生公寓都用醒目的粗体字标明了楼号和入口处,甚至还细心地提示了附近公寓的走法;5号楼的楼长在服务处贴出温馨详尽的介绍,告诉新生们洗衣机、微波炉、药品箱等公共设施所在的楼层。来自山东烟台的经管学院新生刘楠被师姐一路送到寝室,她和父母都特别满意公寓的生活环境。
在紫荆公寓楼前,各院系也摆出了接待桌,许多高年级学生还别出心裁地想出了很多方法吸引新生和家长的眼球。软件学院前的一面铜锣和一面鼓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迎新用的吗?”两位秀气的女生用节奏明快、响亮的锣鼓声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接待桌前,一位曲艺队的同学打起了快板。许多院系的迎新同学拿着嗽叭,高举院系标牌和旗帜,招呼新生和家长“归队”。
欢迎新同学
“把你今天加入经管的感觉,永远记在心里。”这是经管学院迎新站打出的动人标语。相信今天来到清华的每一位新生都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也会记住接下来在清华度过的如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