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困励学 爱校育人”
--清华校友励学金获得校友广泛支持
●校友总会 解红岩
金沙集团3354cc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自今年3月份“清华校友励学金”捐助工程启动以来,已经有数千校友慷慨解囊,到帐捐款近500万元,其中冠名捐款102项。日前学校已经将240余万元励学金及时发放到567名同学手中。
“助困励学,爱校育人”的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清华校友认同和发扬。
三院士带头 倾注真情一片
在众多积极响应励学金倡议的校内院系中,热能系是其中之一。在9月初召开的全系干部会上,全体干部和责任教授一致同意并通过了设立“热能系教师励学金”的倡议,以资助本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家认为,这是一件既能体现爱心又能增进师生感情的好事和实事,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自己老师的体贴和温暖。9月中旬,倡议书发至全系教师,立即得到了积极响应,第二天就有老师参加捐款。特别是倪维斗、蒋洪德、徐旭常三位院士和系主任姚强老师带头捐款,李政、孙炘夫妇捐款设立了冠名励学金。6字班班主任张建胜老师多年来捐助“希望工程”,收入并不高的他每年要捐出数千元,这次又参加了捐款,他说:“钱不多,表示对自己学生的一片心意吧!”不到一个月,已有十余位老师参加捐款,捐款近10万元。
热能工程研究所杨瑞昌老师的一席话表达了老师们对受助学生的期望:老师们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并不图学生如何回报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同学们毕业后能够为国家多做贡献,要做有爱心、有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有感情的人。
谢恩师 设励学金为师祝寿
吴秋峰老师1959年毕业于电机系工业企业专业,2002年从自动化系退休,是博士生导师,夫人李九龄女士也是清华自动化系的教授。今年9月吴老师70岁生日之际,弟子们为了表达对导师的感激之情,给他献上了一份厚礼——“吴秋峰李九龄夫妇励学金”。
这份励学金是吴秋峰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关注教育慈善事业的结果,他的学生介绍,吴老师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的学生。1989年,在自己毕业30年的时候,吴老师发起设立了自动化系“工企奖学金”,用以资助贫困学生。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既传递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深情,也寄托着学长们对后辈学子的热切期望。
企业伸援手 捐赠攀新高
清华控股企业的集体或个人积极捐赠励学金,使励学金捐赠额有了很大上升。截至目前为止,捐赠额总计达到140余万元。企业的干部和员工们向清华贫困学子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通过资助清华贫困学生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从本学期起,金沙集团3354cc出版社向所有的2006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由该社出版的课程教材。截至9月底,金沙集团3354cc出版社共捐赠教材2,600余本,总金额近5万元。这些教材为2006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开始大学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今后,金沙集团3354cc出版社将继续开展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捐赠教材活动。
各地校友会全面发动 爱心捐助感动学子心
励学金工程启动后,各地校友会积极响应,山东、广西、珠海、安徽、福建、江西、海南、长沙、扬州等校友会,以及海外的大芝加哥地区校友会、硅谷清华联网、全英清华校友会、波士顿校友会等地的筹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深圳校友会成立了清华校友励学金深圳工作组,按照校友所在工作单位、行业等分工负责校友联络宣传工作。广大深圳校友的响应非常积极、热烈。深圳校友会会长关志成学长、副会长冯冠平学长、连果义学长、杨向阳学长,以及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徐大懋等学长带头捐款,先后有近500位深圳校友参与到了励学金工程中来。信用担保中心、广东核电集团、深圳能源集团、清华研究院、清华力合集团等校友企业;深圳法学校友分会、深圳经管校友分会、深圳建设与房地产(筹)等分会机构都积极参与到了励学金工程中。
化工系一直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当作办学、育人的一件大事来抓,主动向系友及社会各界朋友宣传清华励学基金。新学年伊始,系友们积极与系里联系,先后设立了清华化工85 级企业校友励学金和清华之友-信汇科技励学金。值建系60周年之际,经多方努力,9月底,化工系与亿利资源集团、光彩基金会共同创立了为期五年,总额100万元的清华之友-亿利光彩励学金。
精仪系、材料系、环境系、水利系、建筑学院等院系积极宣传校友励学金,正在有效地开展筹款工作。
据校友总会介绍,有多项来自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励学金捐赠意向正在洽谈之中,励学金捐赠势头良好。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的,广大校友对于励学金的积极捐助深深地感动了学子们的心:“这次我获得了‘清华校友——长沙校友会励学金’,虽然我没见过学长们的形象,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长们的关怀。厚德载物的清华人,谢谢你们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你们让我发现了世界上一种最美的东西——博爱的精神。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学长们的期待。一个‘励’字既是对我们的祝愿,更是对我们的期望。我想自己唯有以优异的成绩才能回报各位学长的深情。或许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我会用勤奋、用坚持、用奋斗使自己做得更好!”(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