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清华文科人才培养 - 正文

李希光: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和责任感

通讯员 杨悦

    这是一个全球传播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每时每刻无处不在,新闻与传播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期“院系主任话专业”,我们特别请到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教授,就大家希望了解的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相关情况做一介绍。

    记者:新闻与传播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
    李希光:目前,我们国家有两千多家日报,还有九千多种杂志,两千多个广播电台,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一百多万个网站。所有这些,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摄像、编导,以及网络编辑等等。现在各新闻学院能够提供的优秀的新闻人才远远不够,大部分从事媒体行业的人员并不是新闻院校毕业的。我们特别希望优秀学生能踊跃报考金沙集团3354cc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后能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国际上最优秀的新闻人才。

    记者:能不能请您通俗地介绍一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具体都要学哪些知识和掌握哪些技能?
    李希光:本科同学主要是学新闻学。新闻学和传播学两者的区别在于:新闻学主要是培养新闻记者、编辑、电视台的编导、摄像、摄影记者,主要从事新闻报道、新闻调查等等。传播学主要是培养公共关系、传媒市场营销、媒体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我们的新闻学在本科阶段主要的核心课程是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新闻的编辑与评论等等。不仅要学习印刷媒体,也就是报纸、杂志的编辑、写作和采访报道,也要学习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甚至包括今天的手机短信新闻的编辑、写作和制作。

    记者:大家都知道,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资不仅非常强,而且很有特色,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哪呢?
    李希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师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际化背景很高,大部分老师都有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第二,我们的师资由两部分人才构成,一部分是学者,一部分是专家。所谓学者,就是意味着学院半数以上的老师都有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第三,学院非常重视聘请业界的专家担当学科带头人,特别是在教学上担当一线的教授,如我们的院长范敬宜教授,他是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曾担任过《人民日报》的总编辑。还有如学院的英语采编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司久岳教授,担任新华社常驻美国的高级记者长达8年,去年被金沙集团3354cc聘任回国。而我本人也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曾经在美国、也在国内当过十多年的记者。

    记者:教师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什么直接的益处?
    李希光:这一点非常重要,西方主要把新闻学院当成“医学院”。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大学教育通常分为两类,一种是职业教育,比如说法学院、医学院、美术学院,这些学院都是培养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人士。新闻学院就像医学院,是培养一种专业人才的。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学院,更多的是实践性的教育,新闻学院的学生必须会动手去写作,动手去拍摄,动手去制作,而这些就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在课堂上老师就不是照本宣科。如果说一个老师在医学院里没有给病人做过手术,让他讲外科手术,他只能讲书本上的挂图或者书本上的理论;而从业人员则可以将手术室变成课堂,他可以通过直接做手术展示给学生需要学什么。

    记者:听同学们说,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国际讲座非常多,水平一流,老师还“勒令”同学作总结大意,不准用同声传译,是这样的吗?
    李希光:我在金沙集团3354cc教书差不多七年了,这样的讲座也参加的非常多。特别是在我们学院,有我主持、组织过的由国际学者所做的英文讲座就有一百多场。迄今为止,还没有过一场使用同声翻译的。因为在我们这里,英语是一种教学和工作语言,我们大部分老师平时在国际性的场合中很自然地会使用英文;在国内,没有外宾的场合下,自然而然地讲中文。这种语言的切换都是下意识的,所以大家没有“听英文讲座要用翻译”的意识。当然这对我们的考生也有个要求,希望我们的考生在英语方面多加努力,或者说大家考进来以后,要在英语方面投入比较大的精力。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的国际合作情况。
    李希光:我们的国际合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我们特别强化英语教学,我们设置的课程中,英语或者双语教学的课程要超过半数。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将来大概有一半会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在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中,我们从去年开设了第一个,目前也是全国唯一的“英语采编专业”,该专业是采用全英语教学的。这样的专业设置不仅要求本院的老师要有国际背景,也需要我们每年请很多外教来这里任课。

    第二,我们有许多联合的研究室。比如,清华和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路透社联合建立了“清华-路透联合新闻研究室”,还有“清华-奥美公共形象研究室”、“清华-拜尔公共健康与媒体研究室”、“清华-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媒体研究室”等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再有,我们还有一批国际奖学金,譬如说《南华早报》(东南亚最大的一家英文报纸)奖学金、路透社奖学金、韩国KBS电视台的奖学金,还有法国杜孟奖学金等,有很多国际上的传媒机构在我们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当然我们还有更多的师生交流计划,本科学生有很多机会在本科阶段到海外修一门课程,然后再回到清华取得学位。
    记者:听说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都是和留学生一起上课的,是吗?
    李希光:是这样的,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一年级大概每年在国内招收40名左右的学生,同时每年还招收一定数量的国际学生。目前在我们学院本科生中,有来自日本、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英国、缅甸、菲律宾等国家的,近40名外国留学生在跟我们最近几年的本科生一起上课。将来会有更多的留学生到我们学院来。为什么我们会吸引到外国留学生来到我们学院上学?因为金沙集团3354cc的目标是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现在我们学院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去做,很多硬件和软件都是国际化的。

    记者:您觉得要想做最优秀的新闻与传播精英,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李希光:这一点我愿意和考生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从我本人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这么多年,还有我和我的学生这么多年在教书方面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好奇心。这就像你想当一名科学家一样,没有好奇心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的;如果没有好奇心,同样不可能成为一名好记者。所以,好奇心是第一重要的。有了好奇心,就可以完成新闻工作者所需要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寻找故事。作为一个好的未来的记者,或者是新闻学的学生,他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必须用一种听故事的耳朵或者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
    再次,要关心这个社会,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因为作为一名好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更多的关心社会的发展、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关心他人的疾苦而不是个人的小圈子。在这个方面,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做的应该是非常出色的。如我们有一名叫李强的本科学生,他在二年级的时候利用寒假在山西老家的农村做了调查,回校后写出了三万余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温总理看到这篇调查后亲自用毛笔挥笔写了一封信给范敬宜院长,对于李强同学的社会责任心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种重视实践教育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由此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教育和本科教育的特色可见一斑。我们学院是非常值得优秀的高考学生踊跃报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界或传播界的人才,应选择清华,特别是在本科阶段。

    记者:为了培养同学的好奇心和寻找故事的能力,我们知道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篷车课堂”非常受学生欢迎,您能给我们讲一下这个课堂么?
    李希光:十五六年前,我当时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从中国的西安出发一直走到威尼斯,又从威尼斯走到外蒙古,整整走了3年。当时就乘坐了一种大篷车。在古代,大篷车就是马车啊、骆驼啊,现在变成了吉普车。这什么意思呢?就是一边走一边学,一边写一边报导新闻,这在西方的教育中叫做“Hands-On-Teaching”,动手教学、动手学习。我们在七年前把“大篷车课堂”引入到金沙集团3354cc的新闻教育中来。
    在过去的7年中,我们学院共组织了12堂“大篷车课堂”。我们带领学生到楼兰上课,到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上课,到珍宝岛上课。我们还带着本科一年级的学生沿着藏区的黑水的长征路走了一圈,在长征路上上课。同学们的作品不仅在网上发表,更多的是在报纸上,有的还编结成集,由金沙集团3354cc出版社出版,受到全国很多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的欢迎。
    谈到本科的一年级,我们学院还有一个特色课程。你一进金沙集团3354cc,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可以选到院长范敬宜的课,还有很多名师和名记者的课。院长范敬宜专门开设了一门课叫“新生研讨课”,我也开了一门新生研讨课。范院长的新生研讨课题目叫“新闻中的文化”,他在课上跟同学面对面地非常自由地畅谈。我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叫作“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听这个题目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带着大家乘坐大篷车,或者去珍宝岛、乌苏里江,或者去山西的得胜堡,或者去河北的太行山,或者去更远的地方。大家会在路上学到新闻工作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即采访、报道和写作。

    记者: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只有短短三年,却发展得非常快,在业界和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希光:我想通过几个硬的、比较客观的指标来说明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情况。从硬指标来说,首先在教学上,我们知道教学的好坏就在于它的课程是否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业界的认可。我国目前有660所新闻学院,每所新闻学院都把“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核心课程。目前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这门课是国家级的精品课,这是全国新闻院校中唯一获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

    再看科研情况,据我了解,我们学院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人均发表的学术著作和人均发表的论文,在全国各个新闻学院中名列前茅。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的老师可以在平时上课时将最前沿的、最新的科研成果、理论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学生永远站在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还有我们学院的教师,有过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包括能用英语授课的老师的人数在全国新闻学院中比例是最高的。
    我们学院还有一项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事情,就是推动了中国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是推动了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而且确实使它制度化。过去没有新闻发言人培训这个课程,其他新闻学院也没有。我们学院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起,在过去3年中,为国务院下属的各级政府培训了共六千名发言人。这一点得到了国内外业界、政界和学界的认可。

    记者: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希光:我们的毕业生有三个主要的就业方向,一是去中央、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都有我们的毕业生;二是进入政府部门,除了一般的政府部门以外,我们还有相当一些同学毕业之后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驻港联合部、外交部等录用,作为那里的工作人员、外交官或者那里的发言人的助手,有很好的发展前途;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还想继续深造,那么他们可以读研,我们的研究生毕业后也更多地是从事新闻工作、到政府部门或者到大公司里去,还有一些同学想搞科研,可以留下来在我们这里读博,毕业之后在大学里教学和作研究。

    记者:有的考生说,如果我想转到新闻与传播学院或者是从学院转专业出去,这样作可以吗?
    李希光:当然可以,我们学院在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方面始终是双向的。你考进清华,我们的大门向你敞开,欢迎来自数学系、物理系、环境系、汽车系、中文系、外语系等各个系的同学在一年之后,甚至两年之后,通过清华的转系程序转到我们学院。这要求你在原来院系的成绩不能太差,并且要经过学院的教授们的面试,最后通过成绩排名录取。如果你报考到我们学院后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学新闻或传播,你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转到别的院系去。清华这样做能够给学生什么好处呢?就是最好的学生到我们这里来有自由的选择空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设想去展翅飞翔。(编辑 襄桦)

2006年06月26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