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学寓教于研 培养创新人才
●马璟 孙若飞 莫莉
为适应“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一套有利于启迪学生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想像力和应变能力的教育新机制,在1995年11月~1996年1月召开的第20次教学讨论会上,金沙集团3354cc确立了一项重要教改措施——设立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即SRT(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计划。
该计划旨在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钻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并在研究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使SRT计划蓬勃发展
1996年以来的10年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广大师生积极配合、踊跃参与,SRT计划得到了顺利发展。SRT计划面向所有在校本科学生,每位学生在第2~7学期均可自愿参加。
10年来,SRT计划从师生小数量立项、学生小规模参与起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实施过程中,SRT计划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6~1999年是“明确目标、平稳起步”期,每年立项100项左右,参加学生200多人。
2000~2003年是“利用优势、飞跃发展”期。2000年,学校配套了一些管理制度。在投入上,获得“985”建设资金的大力支持;在管理方式上,加强了校、系两级SRT计划指导组的队伍建设和指导力度;增加了项目的申报启动频度,由每年一次立项增加为两次立项;在实施方式上,网络化信息平台替代了书面方式,使SRT计划从立项申请、中期检查到评阅结题等一系列过程实现现代化管理。2000~2003年,每年立项增至500余项,参加学生达1100余名。
2003年至今是“提高质量、丰富内涵”期。2003年起,SRT计划规模趋于平稳,每年立项保持在700多项,参加学生1400多名。
目前,SRT计划已累计立项4200多项,参加学生累计达9300多名,40%左右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有机会参加一次SRT计划。SRT计划已经成为基于研究型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重基础,在研究训练中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让学习更有方向
“本科教育处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对于本科生来说,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尤为重要。SRT计划为学生提供的研究机会和宽松的实践环境,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该计划不过于强调立竿见影的发明创造,而是立足长远,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树立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
SRT计划注重启发式、引导性培养。大多数学生都是怀着对专业实验室的好奇,抱着亲自参加科研工作的热情,借SRT项目第一次尝试科学研究训练的。一般来说,学生在与导师沟通、与他人合作中,将经历从选题到结题的全过程:提出假设、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这一过程蕴含着从零开始的茫然、发现问题的欣喜、遇到挫折的苦闷、坚持不懈的勇气以及解决问题的快乐。而对于指导教师,往往改变了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利用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敏锐的判断力把握整个研究过程的方向,以引领者的身份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机会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正如一位生物系学生所说:“我自己从提出假设、查找文献到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具体操作、处理数据、论文成文,一个流程下来,提早了解了作为生物研究者应做的工作。”
在研究训练过程中,学生“第一次全方位地利用图书馆、期刊网等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工作,并定期与老师交流和讨论。期间学到的知识可能比上一个学期的理论课还多。”学生感受到:“做科学实验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不气馁,就一定能达到目标。实验中确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失败了不知多少次。但同学之间互相鼓励和扶持,指导教师也在关键时候给予指点和帮助。在最后得到了期望的结果。”
注重综合,在自主学习中激发思考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SRT计划营造出的宽松研究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研究中感受乐趣,独立的工作方式使学生学会思考。“为什么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都有矮化的现象?”“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技术自动调节电热毯?”前者是生物系学生在一年级暑期野外生态实习时发现的现象,后者是电子系学生根据生活需求提出的问题。为了寻找答案,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申请了SRT立项,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在多次请教相关教师、学长和动手实验后,完成了“海拔因子对狭苞橐吾的影响”论文,“人体生物智能传感及应用系统”获得了第八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学生们说:是SRT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研究——这一以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为主题的工作——与我们一直以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甚至实验课的学习截然不同,使我找到了兴趣所在。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SRT计划给予每一位本科生跨学科选择专业训练和研究训练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交叉意识,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宽广基础。学生意识到:“科研中的很多问题不探讨不会有思路,思想的火花一定要发生碰撞才会产生创新点。我们不但和导师、师兄师姐探讨问题,还和其他相关老师、同行的、不同行的讨论,从不同角度启发思路……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坐在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真的能产生很多很有创意的想法。”
SRT计划项目涉及理、工、人文社科、经管、艺术等学科,多数项目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经过拆分、细化后,转化为适合大学生研究训练的项目。项目以“新”为本,新问题、新思路、新办法、新答案,所有的“新”牵动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说,通常我们认为对本科生来讲创新是比较远的事情,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我们看到创新就在身边,只要仔细地分析问题、独立科学地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发现就应该算是创新,至少是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相长中引领学生走入专业领域快行道
“人各有所长,就其所长而成就之”。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持完美态度用一种尽善尽美的尺度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爱好,因材施教。在SRT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本着“多一些引导和点拨,少一些分析和讲解”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
在研究训练中,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通过沟通和探讨,促使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SRT计划的项目既充分依托教学资源来开展,同时又为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服务。另一方面,该计划的实施促进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SRT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和成绩,并记入成绩单。SRT计划纳入了学生培养计划之中,如获得SRT项目学分可以减免Project课程学分。当项目成果达到一定水平时,则可以取代相关的课程设计,乃至综合论文训练。SRT计划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到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倡导学生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减少盲目追求分数的功利行为。
参加SRT计划的对象一般是二三年级的本科生。这些刚刚修完本科基础课程、开始接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生通过SRT计划,运用已学知识自主学习,尽早了解专业方向、专业背景以及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动态,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入专业领域的快行道。
发展与未来
顾秉林校长曾指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固然不可能立马造就领军人物,但如果其毕业生带着宽广的学识、非凡的智慧、探究的动力离开校园,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则是可以期待的。”SRT计划实施10年来,在金沙集团3354cc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SRT计划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保持金沙集团3354cc的特色、秉承清华学术研究良好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经济、科技现状以及清华的办学实力等,在稳步发展SRT计划项目的规模和参与范围的同时,着力提高SRT计划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加强SRT计划项目的内涵建设。通过SRT计划项目扩展与社会的联系,扩大SRT计划的开放度。同时,还将继续跟踪和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使SRT计划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