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清华体育(四)
把体育工作纳入清华学科建设的轨道
把学校体育纳入学科建设的轨道,是体育教学规范化、体育管理科学化、群体活动系统化、运动竞技国际化的要求。清华体育学科的建设,发挥了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以“入主流、有特色、高起点、开放性”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指导方针,充分运用学校“985”项目建设的支持,大力推动跨学科的体育科研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以重大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科建设,以研究生的培养促进学科建设。
体育学科建设主导思想明确
清华始终坚持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中心,密切联系我国社会发展、体育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以提高体育科研水平、取得具有实效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为人才培养服务和为社会服务为目的,通过调整结构、增加投入,科学管理、完善机制等措施,充分发挥学校所具有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优势,努力争取并完成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体育科研项目,积极进行与国内外各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体育科研交流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体育科研队伍。
学校将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学科的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由重点体育科研项目驱动的两个平台——人体运动科学研究平台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基地建设和体育科研队伍的建设及具体项目的执行,充分发挥体育科学研究在促进体育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加强体育科研在完成学科发展任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完成体育学科的建设任务和发展体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此外,在学校理工学科优势和人文学科传统的基础上,校体委还动员和发挥多学科力量,介入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从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各学科力量进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在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度方面有所创新、难点问题方面有所突破,通过“985”的支持,使学校的体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体育学科建设的保证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发展的根本,不断在优化队伍整体结构、提高整体运作水平方面进行改革,包括: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定岗定编公开、公正。稳定了教师队伍,发挥了各自的积极性;认真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选派教师到国外和国内的有关学校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的水平,积极支持教师开展学术活动,多出优秀成果,积极申报国家课题;认真进行职称评审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体育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进行学位点的建设
2003年,清华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在评审中名列前茅,这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方面(不包括体育专业院系)的第一个博士点;新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点也获得批准。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连同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三个硕士点,已形成清华体育学科的综合优势。
体育学科领域的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其研究课题紧密联系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的实际,在运动训练质量控制系统,赛艇、射击运动训练监测仪器的研制与开发等课题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生的规模有所扩大。目前已有24名体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研究生8名,大部分在我国体育、教育和科研部门工作。
2005年,清华又获得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资格。
构建体育学科领域的实验室体系
在学校“985”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学校体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体育科研平台的总体功能。在充实“金沙集团3354cc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人体信息检测与仿真”两个实验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具有的学科综合和交叉的优势,建立运动生理生化实验室、健康促进研究室,各项工作已经启动,2003年,经学校批准,建立了综合性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
学校还购置了一批实验设备和仪器。为体育学科平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做好科研为体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校体委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实行“有目的申报,有组织研究,选最好人员,定最优课题”的原则,以申报和承接重点体育研究课题为纽带,积极组织跨院系的力量对重大课题进行跨专业的交叉研究。
如:运动技术检测、分析和仿真系统的研究项目就组建了由5个院系参加,涉及9个专业的跨学科体育研究小组,初步体现了大学多学科和高科技在体育科研领域的优势;建立了拥有多台试验设备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平台,为体育科研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已经申请到4项国家部委级的研究课题,初步体现了金沙集团3354cc多学科和高科技在体育科研领域的优势。在运动人体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的研究和运动训练器材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2001年11月,清华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首批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组成了以体育教研部、文科处、经管学院、人文学院、21世纪研究中心等单位参加研究实体,在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研究基地工作始终处于良好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了既有本学科传统底蕴,又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科研群体,多学科综合优势正在形成。
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领导小组,研究基地有专职、兼职研究人员21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1名,讲师2名,高级职称占90%,研究生学历18人,占86%。这批学者来自不同学科,与国内外同行以及学术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学术交流。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已基本形成。
研究基地成立3年来,在学校的指导下,在基地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卓有成效的参与下,获批19项国家、部委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9项,教育部课题2项,中央教科所与北京市教委课题5项,课题经费50.2万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校组织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课题。
2002年2月,清华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这是我国首次举行全国规模的学校体育学术会议。2002年2月还举行了由国内部分著名大学和省市体育总局领导参加的“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校长研讨会”。2004年5月,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协助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金沙集团3354cc举办了“世界三高科技把脉119”国际学术活动,在国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运动训练领域引起很大的反响。2004年10月,举办了“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领导和国内近20所大学的分管校长及体育部领导参加了会议。
2002年5月学校邀请了德国体育学专家、慕尼黑工业大学体育系主任哈德曼教授来校做学术讲座,就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6月份邀请了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副校长、体育管理学专家鲍比·依森来校做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北京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师和研究生都来参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邀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胡伯尔副教授来校讲学。
在此期间,学校体育教研部的一些教授还受邀到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些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兄弟院校进行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和科技咨询,为中国竞技体育和体育理论建设贡献了力量。
几年来,学校专门从事体育工作的老师们出版了专著5部,体育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4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30人次。获得专利1项。2004年,获得北京市第8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校体委 供稿 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