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纪念一二九70周年一二一60周年 - 正文

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

抗日救亡大风暴

“一二·九”这一天

  十二月九日,北平学生在学联的领导下,行动起来了。

   清华同学清晨七时,在大操场集合。这天,寒风刺骨,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原来准备乘校车进城,可是在头天晚上,校车都被公安局扣住了。同学们得悉以后,坚决地说:“校车被扣住了,那我们就走!”“我们的腿没有被扣呀!”于是,他们带着连夜赶制出来的旗帜和标语,由黄诚、吴承明等带队,沿平绥铁路往西直门进发。一位参加游行示威的同学记述当时的情景说;“风拚命地吹,打在脸上好似针刺。每双耳朵都冻着,红得象腊肉铺的腊肉。鼻子麻木着,鼻水流到口唇上还未觉得。脚底下常常踩到冻得坚石似的冰,险些滑了一大跤!可是吹吧,冻吧,到底冻不住我们的热血,吹不凉我们欲爆炸的心!”

   清华的学生队伍走到西直门外的高梁桥时与警察部队发生了冲突。据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报道说:“在高梁桥一个警察部队企图抓捕为首的学生。但经过扭打和双方较量,游行队伍继续前进。使学生们高兴的是两位女学生在这场冲突中冲锋在前。……”

   九时左右,西直门城楼在望,学生队伍越过铁路桥,跑步前进。可是,当队伍赶到西直门时,横在面前的却是已经下了锁的紧闭着的城门。城外的店铺全都收了市。城楼上和城门外都站满了宪兵、警察和士兵,他们荷枪实弹,警戒森严。

   燕京大学的同学已先到城下,接着北平大学农学院和孔德中学的同学也都到达了。清华同学和他们汇合之后,大家斗志更加旺盛。

   面对着这紧闭的城门,面对着满脸阴沉的士兵,清华、燕京等校的同学都被激怒了。他们含着热泪呼喊;“中国人的城门,已经不许中国人进了!”这句话有力地拨动了大家的心弦,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仇恨的图景:自从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就不断侵略中国。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和一九OO年八国联军曾先后占领过北平,今天眼看北平又要被日寇占领了。国民党政府不但自己不抗战,而且也不许民众抗战,甚至竟然不许为了挽救祖国危亡而行动起来的中国人进入自己的城门!同学们痛感亡国有日的苦楚,一齐发出了强烈的吼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从“九一八”以来,国民党亲日派和日寇狼狈为奸,一直提倡所谓“中日提携”、“中日亲善”、“中日合作”,严禁抗日运动,甚至下令“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因此,中国同胞已经有四年不能喊抗日的口号了。今天,从同学们心底迸发出来的抗日的怒吼声震撼了古城,爱国的呼声不是一道城墙所能阻挡得住的!

   “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口号声此起彼落,如怒潮般汹涌地冲击着西直门。

   清华和其它各校分别派出了两名代表,去西直门第一警察署向军警抗议,并要求他们立刻开城。

   可是,第一警察署的警察说:“这是上面的命令,我们是无可奈何的。要开城门,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上面没有命令来,我们是不能开的。”

   代表们向他们展开了宣传:我们为了挽救国家的生存,拯救民族的危亡,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才去向北平军分会请愿。你们也是中国人,也应该有爱国心,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

   可是,那管你爱国不爱国,民族危亡不危亡,军警们只知道有“命令”,别的什么也听不进去。

   这时,城里中国学院和东北大学等校的学生打来了电话,说他们已有一部分人出动来援助城外的清华、燕京等校学生。这更加鼓舞了同学们坚决斗争的意志。

   于是,清华、燕京等校的领队决定;留两队在西直门,向居民们作抗日宣传。上海《密勒氏评论报》报道说;“清华的女生代表以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一次被称为‘历史性’的演说。”生动而有力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屈辱投降。这位“女生代表”便是陆推。其余的队伍,奔向阜成门。

   可是,阜成门也关了。大家又奔向广安门,城门也关闭着。再到西便门,同样如此。连铁道通过的城墙豁口的门也紧闭着。城墙上站着全副武装的军警。

   但是,这丝毫也没有挫伤同学们的斗争意志。他们冒着寒风,在西直门外一带地方召开了群众大会。黄诚等同学手持硬纸做的喇叭筒,站在土墩上发表演讲。有的人还挥泪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控诉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同学们还向守城军警展开了宣传,向他们申明民族大义。

   这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同学们在凛冽的寒风中已坚持了五、六个小时,救亡的热情使他们忘却了饥寒与疲劳。他们吃了几个冰凉的馒头和一些咸菜后,又继续展开了宣传活动。

   下午四点多钟,有一个“军分会”的秘书“驾临”城关。他站在城楼上用一派官腔讲演了一番话,大意是说:学生们要“谅解”政府的“困难”,好好地“读书救国”云云。学生们还没有等他说完,就用“打倒汉奸卖国贼”的口号把他轰下城楼去了。

   傍晚的时候,城内传出了消息:中国学院、东北大学等校的几千学生,汇集在新华门,向“北平军分会”的何应钦请愿。可是,何应钦避而不见,预先躲到小汤山去了。学生们立刻用示威行动回答了反动政府的可耻态度。当游行队伍到了王府井大街,准备经过东长安街,到外交部大楼——筹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地点——门前去示威时,却遭到二十九军一个连和一部分武装警察的镇压。他们用水龙冲,用大刀砍,用木棍殴击,打散了游行队伍。

   这消息一传来,同学们更加怒不可遏。清华、燕京等校的代表商量之后,陆推激动地向大家报告说;“今天我们看清楚了统治者的面目。我们不能白回去,一定要用更大的示威行动来回答他们。”

   这短短的一席话,集中地反映了学生们的意志,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反动派企图把城内外的学生分开,但一天斗争的结果,却把他们的行动引向一个更加自觉的、深入的方向——示威游行——发展了。

   同学们奔走呼号了一天,虽然没能够进城,但却使他们受到了教育,更加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咀脸。在暮色苍茫中,同学们带着准备再战斗的心情,愤然回到了学校。杨述在当天夜里,写了一首表达愤慨心情的诗:

义旗高举在今朝,
烈火冲天百丈高。
甘冒风霜为救国,
宁遭斧钺不降曹。
汉奸卖国真无耻,
学子争存恨未消。
他日偿还流血债,
工农蜂起似钱潮。

  金沙集团3354cc救国会在“一二·九”这天散发了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大声疾呼:“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国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文化古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起来吧,亡国奴前夕的全国同胞!中国没有几个华北和东北,是经不起几回‘退让’和‘屈服’的!唇亡齿寒,亡国的惨痛,不久又要临头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全国大众,大家赶快联合起来!……要以血肉和头颅换取我们的自由!”

沸 腾 的 一 周

  从十日起,北平各校都按照学联的决定实行了总罢课。清华和其他学校都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巩固运动收获的工作,更加严密地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教育和扩大运动的影响。

   这时,清华的国民党组织也活动起来。“一二·九”当天,他们混进了游行队伍,企图控制运动的发展方向。“一二·九”以后,他们的活动更形表面化。但是,当时几个最主要的学生阵地,如学生自治会、救国委员会和《清华周刊》等,都掌握在进步学生的手里,这就使他们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进步学生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从“一二·九”到“一二·一六”的一周间,每天都有各种演讲会、座谈会和辩论会。在这些集会里,讨论着华北的形势、全国的形势和世界的形势,争辩着“国民政府究竟抗日不抗日”等大是大非问题。这时,在部份学生中一个最主要的思想障碍,就是对国民党政府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幻想,对它的反动本质还认识不清。经过辩论以后,特别是联系到“一二·九”当天北平城里学生的流血和清华同学请愿受阻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同学都认识到不能对国民党政府再抱有幻想。于是,更多的学生转而主动去了解和接受党所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了。究竟是跟着国民党走、还是跟着共产党走呢?有人说得好;“谁抗日,谁就是中华民国的主人。谁彻底抗日,谁就是四万万人的拥戴者,谁就能统一国家,留芳于千万世而不朽。”同学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抗日必须跟着共产党走,要抗日必须反对蒋介石。这就为进行更英勇、更自觉的斗争打下了思想基础。

   大家的思想收获及时地化成了抗日救亡的实际行动。清华园里热气腾腾,救国会和学生自治会组织了纠察队、宣传队、情报队、广播队,积极展开活动。每天有许多学生在寒风里奔跑,担任守卫交通和巡逻等工作。每天有许多学生带着宣传品到农村或中小学去宣传,还有些学生参加了《学联日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他们和其他学校参加这一工作的学生一起,采访和编辑了全市学生抗日救亡活动的消息,寄往全国各地。宣传工作中特别出色的是学生们自己安装了无线电发报机,用英、法、德、日四国文字向国外发送了“一二·九”运动的消息。十四日,由金沙集团3354cc抗日救国会负责人黄诚出面,邀请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北京大学爱国教授许德珩,到校给全体学生做了关于发扬“五四”光荣传统的讲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周之间,形势继续发展着。国民政府决定在十二月十六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共产党地下组织决定在这一天再一次发动大示威。北平学联成立了示威指挥部。郭明秋、姚依林、黄敬、彭涛、董流华等议定了示威的计划和路线:各校一律早晨七时出发,到劳动人民聚居的地点——天桥集合,召开市民大会,使学生和市民结合起来。然后进入正阳门,经天安门,向东行经东单,再到外交大楼——“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举行总示威。

   北平学联鉴于“一二·九”那天金沙集团3354cc、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阻于城外的教训,决定每校派三十人组成先遣队提前一天进城,以便第二天接应大队入城。清华的先遣队员们临出发之前,饮酒告别,以壮行色。清华学生杨德基(即杨述)、华道一进城之后,连夜赶制了第二天示威游行用的“国立金沙集团3354cc”巨大横幅。无论是提前进城的先遣队员,还是准备从学校出发的学生队伍,人人摩拳擦掌,满怀信心去迎接新的抗日救亡风暴的到来!

“一二·一六”大示威

  十二月十六日,古城怒吼了!这天,由金沙集团3354cc率领的城外大队,拂晓时即出发,途中联络北平大学农学院、孔德学校和弘达中学二院等校一千多人。他们高擎校旗和用醒目大字书写的“全国人民自动武装起来!”“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横幅,浩浩荡荡地向西直门前进,于八时许到达。城门仍像七天前那样紧闭着。同学们转向阜成门,又被拒于城外。再南行往西便门,仍遭闭门阻拦。领队乃决定一部分学生约四百余人,留于西便门,其余六百余人向永定门进发。

   留在西便门的学生来到附近的铁路门,想从这里进城,城门也关闭着。同学们同城门上面的军警展开了说理斗争,促他们开城,但交涉甚久无效,学生们再也按捺不住一腔怒火了。于是,决定用血肉之躯去冲开铁的城门。

   立刻,几百条臂膀结成了一股钢铁般的巨流。“一,二,三,冲!一,二,三,冲!”大家有节奏地喊着,奋力地冲击着铁门。从高处望下去,煞像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的千年古岩。北风如刀割,寒气穿透棉衣,袭人肌肤;可是,同学们却汗流淋漓,早已驱走了全身的寒冷。前面的累了,后面的就换上去,一刻也不停歇。渐渐地,闩住城门的铁环开始动摇,门缝愈来愈大了。城头上的军警见势不妙,急忙从城墙上砸下大块的卵石和砖瓦。这更加激怒了学生。他们一面加紧冲击城门,一面向军警们回敬了大量的砖石。

  约十时许,铁门终于冲开了,顿时爆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

   “冲啊!冲啊!”学生们立刻四人一排,臂挽着臂,带着胜利的欢呼声,一拥而入。经和平门,接应了师范大学学生的队伍,向天桥行进。这时,转向永定门的六百余人,和军警的斗争也取得了胜利,进城后亦向天桥进发。但这两支队伍终因沿途军警阻拦,大多数同学没有能够到达天桥。

   这天在天桥,有两万多市民和一万多学生举行了市民大会。大会负责人黄敬登上一辆停驶的电车,宣布市民大会开会,并痛切陈词,激昂慷慨地讲述了华北垂危、祖国处在千钧一发生死关头的形势。顿时,“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此起彼落,声震霄汉。

   大会通过了“不承认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收复东北失地”等决议案,并决定到外交大楼示威。

   游行队伍以金沙集团3354cc为先导,十人左右一排,绵延一公里。队伍在行进中,沿途散发传单和张贴标语。当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到达珠市口时,城外大队清华、燕京等校的队伍也恰恰赶到。两支队伍齐向正阳门前进,准备从那里进城,但遭到军警的阻拦。守城军警连鸣数十枪,胁迫游行队伍后退,这时,清华和其他学校都有一部分人被捕。

   清华学生被捕的消息立刻经由队部用电话传回学校,队部并要求“后方留守”的学生再组织一批学生前去支援。当天李伟负责“后方留守”。他接到电话后立刻敲起了告急的钟声,一百多留守学校的同学,在荷花池前面的空地上迅速集合起来,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奔向前门去。

   在军警的武力阻止下,全市的游行指挥部乃决定以退为进,带队至西车站广场,由纠察队用自行车搭成主席台,再次召开市民大会。

   会后,除由东北大学等校组成的第一大队被允许进入正阳门外,其余清华、燕京、中国学院等校队伍均被阻于城外,他们先后沿着内城城墙行至宣武门,打算由这里进城。同学们曾多次试图冲开城门和城里的学生会师,但终因反动军警的阻止而未获成功。

   在相持中,站在队前的几个清华学生突然发现城门底下有一条缝隙,“从这儿爬进去,可以打开城门!”话犹未了,清华的女同学陆璀立即平贴着地面爬了进去。她敏捷地把一根铁门闩拍下,又迅速地拧那扣住门环的铁链,并向城外呼喊道:“冲呀,冲进来呀!”但还没有来得及将城门打开,一、二十个军警就向

   她猛扑过去,他们的神恶煞般地对她拳打脚踢。但陆璀毫无惧色,她大声责问军警:“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那么打?”“别做了人家的走狗!”广大同学纷纷抗议反动军警的暴行。正在现场拍照的美国进步记者斯诺也怒斥军警对一个女学生的野蛮行为。军警把陆推带到内二区警察署,陆璀向看守她的军警们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用日本鬼子的罪行、反动当局的卖国和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来激发他们的爱国心。经过陆璀的说理斗争和同学们的大力援救,警察当局被迫将她释放,并答应打开城门,让清华和燕京大学的队伍从西便门返校。第二天,外国报纸上都载着:“陆璀,是中国的姜约克。”(Joan D’arc,法国女英雄。)

   清华、燕京等校的队伍离开宣武门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这时,马路两旁的路灯突然熄灭,事先埋伏在胡同里的上千名军警挥刀舞棍从四面八方向学生队伍打过来,反动政府开始了对游行示威队伍的大屠杀。这天比十二月九日有更多的人受伤和被捕。

   流血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清华园。同学们余怒未息,又激起了新的愤恨。他们从血的事实中再一次地认识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性,因此更加坚定了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摘自《战斗在一二九运动的前列》,金沙集团3354cc校史编研组,金沙集团3354cc出版社)

2005年08月29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