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庆祝建校94周年 - 正文

回眸2004 数字看发展

●靳闻

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广大清华人的美好夙愿。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即:第一个九年,从1994年至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第二个九年,从2003年至2011年清华建校一百周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从2012年至2020年,全面提高,协调共进,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近一年来,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后勤基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欢度94周年校庆之际,回顾过去一年来学校各领域的建设成就,一组组翔实的数字,一件件喜人的事实,生动地展示了清华园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我校向着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出的新的步伐。


启动“985”二期建设  提高各学科整体水平

  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985工程”是根据江泽民同志1998年“五四”讲话中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指示精神,国家重点支持北京大学、金沙集团3354cc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计划;“211工程”是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的面向21世纪集中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计划。根据国家的有关部署,我校于去年底完成了“985工程”一期建设学科部分23个院系和55个校级重点建设项目的专家验收;同时对已经启动的“十五”计划“211工程”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共有20个项目启动实施。2004年11月中旬,我校经过认真研究、集思广益、反复论证而提出的“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教育部等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其中包括建设7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7个重点科技创新平台、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这标志着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正式启动,将采取分期启动、滚动实施的方式落实各个项目,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结合“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展,我校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大力发展航天航空战略高科技和培养相关领域人才,我校成立了航天航空学院,下设航天航空系和工程力学系。2004年,我校还决定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内组建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在经济管理学院内成立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市场营销系。目前,我校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等13大学院,共有53个系及信息学院下属的软件学院,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领域。工科的严谨执著,理科的求证探索,文科的醇厚积淀,艺术的浪漫色彩,相互切磋,相互砥砺,交融渗透,相映成辉,形成了清华学科的独有特色。

  从2002至2004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80个一级学科进行了评估,我校整体水平名列第一的学科数共13个,居全国高校首位,这13个学科分别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艺术学。


突出教学的基础性地位 探索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为大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优秀人才,我校近年来逐步稳定了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教育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大力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被誉为“研究型课程范例”的新生研讨课已开设112门,近2000人选修;名师上讲台逐步成为全校共识,目前有82.4%的教授承担了教学任务。在研究生培养上,我校总结了研究生院建院20年来的成就与经验,着重抓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基本保证体系和创新体系建设,截至今年1月,我校累计授予的博士、硕士学位人数突破3万人大关,其中博士4553人、硕士26497人。在继续教育方面,本着“积极发展、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保持教育培训等工作健康发展,2004年继续教育学院共举办847个培训班,培训学员3万余人次,其中为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实施的“清华继续教育扶贫项目”等受到社会好评。

  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之一。2004年底,学校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近半年来已举办了近40次专题讨论会或院系讨论会,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设在我校的数学、物理、机械、力学等4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物理、生物等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于2004年先后通过专家组验收,并得到充分肯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计划)呈现规模大、学科全、水平高的良好局面,截至2004年底已设立3098项,约7000名学生参加,2700多人取得学分。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我校参赛的3支学生团队获得2项金奖、1项银奖。校内几大学生课余科技赛事形成规模和可持续发展态势,2004年共有近2000人参加,其中数学建模大赛500人、结构设计大赛650人、智能体大赛100人、机械设计大赛250人、电子设计大赛277人。

  2004年2月,教育部正式命名了首批151门“国家精品课程”,我校有9门,入选数居全国第一;不久前,第二批“国家精品课程”公布,总共300门中有我校13门。此外,我校先后有19门和17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第一、二批精品课程。在去年年底揭晓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奖50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20项。我校9篇论文被评为本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迄今已举办的六届评选中我校共48篇获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 各领域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我校以国家制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为指南,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04年全校科研立项合同额逾11亿元,全校科研经费收入近12亿元。

  重点项目取得成果。我校研制的“纳星一号”卫星于2004年发射成功。生物系发现的“调控动物胚胎中胚层形成的一种新机理”、CERNET网络中心建设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数学系参加完成的“马里诺—瓦发猜想的证明”等3项成果被评为200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CERNET2的开通还同时入选了200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十大科技新闻和两院院士评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科技奖励喜获丰收。在2004年初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我校共有1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的研制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在时隔十余年之后我们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家科技奖评选中再获一等奖。2005年3月,我校又有10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据统计,我校已有31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其中自然科学奖31项、技术发明奖93项、科技进步奖194项。此外,还有一批成果和集体、个人获得省部级或专项科技奖励。

  论文数量保持第一。在2004年底公布的全国科技论文排行榜上,我校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论文数分别为2212、2584和1303篇,均保持全国高校第一位;SCI论文引用篇数1691篇,首次列全国高校第一。

  专利工作稳步前进。我校2004年申请专利824项、授权专利537项,比上一年均有所增长。据科研院统计,自1985年我国正式实施《专利法》以来的20年间,我校共申请专利4535项,获授权专利2505项。专利的进展反映了我校科技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成就。

  文科建设较大突破。由李学勤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获得重要成果,现正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中,我校17个项目获立项资助(其中1个重点项目、13个一般项目、3个青年项目),另有1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在200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获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在文化部等举办的五年一度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我校获2个金奖、5个银奖、2个铜奖和10个优秀奖。据文科处统计,我校2004年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论文总数为全国高校第二位。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一流、竞争、流动”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激励他们担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努力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术自由、勇于探索”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学校继续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2004年,新聘讲习教授团组3个,使讲习教授团组总数达18个;批准引进人才200余人。1位工程院院士去年调入我校工作,使我校全职教师中的院士总数达中国科学院院士3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特别是“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和著名艺术史家方闻等世界著名学者来我校工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我校还采用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境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担负起教学、科研以至系主任等行政领导工作。2004年共聘请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646人,其中长期外国专家105人、短期外国专家423人、港澳台专家118人;2004年授予、聘请海外人士名誉学衔24人,其中名誉博士1人、名誉教授5人、客座教授17人、顾问教授1人。

  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我校始终重视校内人才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实施“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骨干人才派出计划”和评选“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等多种措施,促进全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目前,全校已授予“学术新人奖”102人、授予“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119人。我校有5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据人事处统计,2004年全校教职工7869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3960人,分别有1209和1725人具有正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年来,我校逐步推进了按主要职责聘任教师职务的改革,建设一支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兼备的教师队伍,2004年首批聘任教学-科研系列教授118人。为大力表彰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员工,学校设立并颁发了首届“金沙集团3354cc突出贡献奖”,2位教师获此殊荣;在教育职员系列首次评选“爱岗敬业奖”,5个集体、20名个人受到奖励。


坚持全方位高层次重实效 对外合作交流进入新阶段

  坚持开放式办学,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不断拓展合作渠道,争取合作资源,组织合作项目,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步进入了全方位、高层次、重实效的发展阶段。

  我校2004年接待海外来宾总数达16000多人次,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欧盟秘书长、意大利总统、巴基斯坦总理等在内的9位国家和国际组织政要,22位外国政府的正副部长或重要城市市长,27位驻我国大使、公使或总领事,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亚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高校的169位正副校长,以及惠普、沃尔玛、英特尔、宝马、雪铁龙等世界著名企业的45位正副董事长或总裁等。同时,我校策划、组织了9个校级团组赴国外著名大学或企业等访问交流,公派出境的教职工2706人次。

  我校2004年又与22所世界著名大学新签或续签校际合作协议。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推动了与世界名校及跨国公司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例如,实施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中法“4+4项目”、“两岸清华交换暑期专题研究学生项目”等,通过校际或院系间的交换协议,与国际知名大学进行学生交换培养;利用“清华中法环境与能源中心”这一平台,开展与法国政府、大学、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引入了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资源;由意大利政府投资,在我校建设“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推广先进的生态建筑技术等。我校仅去年一年内,就与海外公司、大学等签订涉外科研合同261个,合同额1.42亿元人民币,目前已与世界百强企业中约三分之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校2004年还主办了国际和地区性学术会议82次,包括有重要影响的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等。

  随着我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声誉的不断增强,在我校就读的外国留校生人数创历史新高,2004~2005学年初达1604人,比上一学年增加24.6%,其中博士生67人、硕士生140人、本科生516人。我校以多种方式培养港澳台地区高层次人才,受到教育部肯定,在校攻读学位的港澳台学生共225人,其中本科生77人、研究生148人;此外由对外交流中心举办的各类海外培训课程59期,学员1570人。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制订并实施了学生国际交流计划,采用校际学生交换、短期国外实习和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学术会议、科技竞赛、文化交流等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在学期间出国进行访问、考察、交流、锻炼,以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我校设立了博士生出席国际会议基金,2004年资助71人,资助金额40余万元。通过与国际名校的交换学生项目,共派出学生181名,接收国外交换生136名,我校首批与亚琛工大联合培养的硕士生共22人于去年7月完成学业并获得两校学位。有关院系还组织了高年级学生赴日本索尼、韩国三星、荷兰飞利浦等世界著名公司及联合国国际法庭参加专业实习。据统计,我校2004年出境参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交流等各类活动的学生总数达1018人次。


抓好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我校切实抓好公共服务体系、后勤保障体系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2004年,校图书馆中外文图书采购入藏的品种和册数、图书外借总量等,比上年均有所增长,新增电子文献数据库10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3种。图书馆藏书总数401.7万册。全校新开通20个校内局域网,累计新开通的信息点数超过15000个,我校校园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万兆校园网,具有6万个信息点、12万个IPv6地址、用户数达到6万个,同时在线人数平均超过1万人。

  在后勤和基建方面,2004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6亿元,竣工面积25.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用房5.9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和食堂约20万平方米。目前,学生紫荆公寓的37万平方米的总体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入住学生达15000余人,由过去以楼为单位、人工式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区域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同学们可通过电话、上网等渠道咨询、报修、投诉,公寓总服务台设大屏幕监控整个公寓区,并通过可视对讲系统提供24小时远程开楼门等服务,很受学生欢迎。

  为进一步改善教师住宅条件,学校加强了校内周转公寓的管理,制定了《教职工周转公寓租借管理办法》,向无房和离退休教职工等发放了住房补贴。经过艰苦的工作,东柳村90亩建设用地的征地和拆迁已经完成,朱房和八家地区共1200余亩的征地、拆迁正在努力进行,这是近年来我校规模最大、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次征地。

  据统计,我校目前共占地404.6公顷,其中校本部303.5公顷、昌平核研院区85.9公顷、光华路美院校区3.0公顷、附属医院8.5公顷,全校建筑面积239.2万平方米。2004年,我校校园总体规划的修编取得进展,并聘请了国际著名的大学校园规划师进行咨询和顾问。绿色校园工程进展顺利,2004年校内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种植大树2200棵,为师生营造了更加优美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清华科技园在2004年迎来成立10周年,园区竣工面积累计达38万平方米,今年内园区69万平方米建筑将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共有400余家公司企业、研发机构等进驻。此外,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老年学研究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学校每年自筹8000万元,用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津贴,还专门设立了离退休人员特困补助基金。面对市场主副食及水电气价格上涨的实际情况,饮食中心千方百计确保了学生基本伙食的稳定。

  2004年,国家审计署对我校进行了全面审计,认为我校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健全,会计核算比较规范。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我校对国有资产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汇总,全校固定资产总值达27.1亿元。


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团结全校师生 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

  我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

  学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深入细致地开展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校党委明确提出,以“两个拥护、两个服务”即“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作为思想政治上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了近3万人次参加的“我伴祖国共辉煌”等主题教育,组织55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组建“追随小平足迹、投身复兴伟业”博士生报告团,举办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纪念活动,采访和宣传优秀校友特别是年轻毕业生的典型事迹等,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成才观、择业观,弘扬了“爱国、成才、奉献”的校园主旋律。2004年,我校有1042名同学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占当年就业毕业生总数的近40%,其中近百人奔赴西部地区。首届毕业的国防定向班中,党员比例达到85%,合格毕业生全部履约入伍。同学们毕业前给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写信汇报了学习成长的收获,江泽民同志很快复信,热情肯定同学们的报国行动,对我们在全体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也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在学生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青年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校进一步健全了“挑战杯”科展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马约翰杯”系列体育赛事体系。6400多名同学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不同赛段的比赛,创高校参赛人数之最。博士生学术论坛加大了跨学科交叉和校内外交流的力度。结合助学贷款、网络定票等工作,强化诚信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我校学生还贷违约率为北京高校最低。

  我校大力推进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截至去年12月的统计,2004年我校发展新党员1137名,全校共有党员18287人,其中在校学生党员7375人。我校党委在2004年“七一”被北京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校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分工协作、全校师生和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思路,保持了原有的优势。2004年,我校再次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我校还努力做好统战、工会和离退休等各方面工作,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局面。校党委统战部在第七次全国侨代会上被授予“中国侨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校1位同志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校将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建立并完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继续努力奋进。

(编辑 文清)

2005年04月23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