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辉:平平淡淡才是真
(校友总会供稿 学通社记者 张楠)
奇瑞汽车以其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受业界瞩目,而其技术“掌门人”陆建辉正是我校汽车系1980级的校友。身为学生记者,在拨通他位于芜湖的办公室的电话之前,想象他是一个只能被仰视的形象。然而时间不长的采访之后,终于从他平和的语气、朴素的回答中,勾勒出他的样子——一个平实而坚定的清华人。
追忆青葱岁月
上学时,陆建辉自我评价“属于不太活跃的那种人”。的确,他不是学生干部,并没有给当年的辅导员留下太深的印象;他未曾成为什么大事的主角,隔壁班的同学对他大都知之甚少。记者曾试图通过这些途径了解采访对象在清华的岁月,但得到的答案却是“没什么特别”、“挺普通的”……
“来自农村的陆建辉学习好,能吃苦,也很好强。”还是同窗八载、曾睡过斜对床的老班长罗晶更了解他:学习效率高,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他基本上是全班第一个做完的,是公认的“快手”;注重体育锻炼,比如踢球、晨跑,严格按照“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标准;不甘人后,入学时英文基础相对较差,经过刻苦努力,终于迎头赶上。“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真正能做到‘慎独’,我到他的公司去过,现在他依然如此。”
陆建辉一再表示,自己是最普通、最典型的清华学生,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而如今,他已不再普通,已扮演起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这一切是怎么转变的呢?
回首廿载征程
硕士毕业以后,陆建辉回到家乡,在机械部工业部一家设计院工作,随后调到军队工厂。1993年来到芜湖搞汽车,至今十多个年头。
“当年下决心搞自己的汽车,”陆建辉坦言,“也不好说看得多远,当时对汽车市场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一心想做汽车本行的他与几位60年代清华汽车系的老校友和很多同行一道,走上了自有品牌、自主研发的道路。“当时看到大街上跑的都是外国车,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能力造自己的汽车。”
面对众人的疑虑,陆建辉有自己的看法,“其实在我们懂专业的人看来,汽车并没有那么复杂,中国人高科技的东西都能造,汽车还算不上高科技,就更应该能做到。”
交谈过程中,陆建辉始终没有引用过我们的校训,但从他的经历看得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融入血液,形成习惯。
毕业后一直从事技术工作,主要是出于性格和爱好。总结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陆建辉转述了顾秉林校长到奇瑞考察时所讲的话:做工程技术,要踏踏实实打下扎实的基础,七八年后才能走向更高的一个层次,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
对于记者的提问,陆建辉的回答总是简单明了、朴实无华。看来备受瞩目之后的陆建辉没有变,依然固守着“行胜于言”、“淡泊明志”的美德。
寄语莘莘学子
陆建辉要告诉他的小师弟、小师妹们,清华的学生都是相当不错的,应该有志气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现在很多的毕业生首选去外企,实在是有些可惜。为民族和国家做些贡献是我们的本分,不能光看着钱。何况在外企中,你拿的报酬比外籍雇员少很多可能仅仅是因为你的鼻子没他长,而能力反而可能比他强。在外企,得不到中资企业中的荣誉感。
谈到大学生创业,陆建华认为应该慎重。近年来,都在鼓励创业,但要有一个统计,就会发现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刚毕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先学到东西。学校里学到的内容有限,范围也很窄,同时缺少的也是更重要的是实际工作的方法。
“创业”这个词,“它不仅仅是指你自己去开一家公司,还意味着构建一个平台,开创一番事业。”他的亲身经历正是这层含义的生动诠释。
(编辑 顾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