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博士生报告团重走伟人路 - 正文

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

“追随小平足迹,投身复兴伟业”出行日记之二十八:

在巴黎怀念小平同志

●博士生报告团法国支队 邓伟

到巴黎一个月,初到异乡,什么都需要适应,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上课、寻找住房、为了日常生计而奔波,众多的名胜也没来得及去几个地方;但我的心里总挂着一件事,今年是小平同志诞辰百年,而巴黎是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并于1920年9月踏上了到法国的旅程,开始他传奇的革命生活。

年仅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的生活,可以想见是何等的艰苦。尤其是从1921年1月开始,资助他们来到法国的华法教育会管理不善,宣布费用已经用完了,不能再继续资助赴法学生的学业。还是少年的邓小平只好开始靠自己打工来维持生计,后来他回忆说“做工所得,糊口都困难,哪还能读书进学堂呢”。邓小平同志经过磨炼之后变得更加成熟。

"无论置身何处,邓的性格在十六岁和二十一岁之间应该已经形成了。但难以令人置信的是,他如此年轻就变得那么坚强、自信。除非他曾在那对于一个倒霉透顶的中国青年缺少同情,甚至不给予支持的陌生世界里,靠他自己的智慧度过了艰难的学校生活,否则他就不会在如此年轻时就具备了这样坚定与自信的个性。从两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变化:第一张是他和邓绍圣在一家照相馆拍的,可能是他们在巴耶中学的时候。照片上的这个男孩身着压皱了的西装,姿态拘谨,面无表情(《邓小平画册》第57页);第二张,即贴在雷诺广档案卡上的那张、展现的是一位面带坚毅的神情,目光炯炯,嘴角微微上翘的年轻人(弗朗兹:《邓小平》第56页)。他依然身着西装,但风度翩翩。二三十年以后,人们仍然可以辨认出,他就是邓小平。 "——伊文思:《邓小平传》第二章

当读书读到这一段时,我总是从心里生出一股钦佩之情,人总难免碰到各种困难、各种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而老一辈的革命家们能经受住磨砺,变得越来越坚强、自信,是我们这些学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榜样。

当我和在巴黎法语学校的老师聊天时,谈到邓小平同志,她立刻说,知道,知道,很强大的一个人。她还知道是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强大之路。她最早从历史教材中知道的邓小平同志,但她并不知道邓小平同志曾经在巴黎生活和工作过。

邓小平同志经赵世炎和周恩来同志的介绍下于1922年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参加政治工作后不久,邓小平同志被安排负责在蜡板上刻写旅欧支部半月刊《赤光》,并且负责油印工作。而他负责刻蜡板的地方就在共青团支部——周恩来同志在巴黎Godefroy街17号(房子现在的门牌号是15号)一家廉价旅馆的的卧室内,这家旅馆位于巴黎南部Italie广场附近。在1997年,来自北京的李先生买下了这家旅馆,经营至今。

周四下午,我走访了这家旅馆。现在,几经变迁,旅馆外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格局一直没变,仍然对外经营。旅馆外墙上还有周恩来同志的铜像,是1979年邓颖超同志访法时,为了纪念中法建交15周年,在当时的法国总统陪同下参观了这家旅馆,并由法国政府出资修建了铜像,作为中法友谊的见证保留了下来。

李先生向我介绍了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当年在这里的大致生活和工作情况。周恩来同志曾经居住过的房间很小,只有5平米,作为共青团支部的办公室而言很小,他们开会总得到附近大的餐馆中进行,不过当年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里刻写《赤光》的。他们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但是工作充满了激情,远大的理想赋予他们直面种种艰辛、危险的勇气。他还告诉我,法国呆了十多年,就他了解,普通法国人知道邓小平和周恩来同志的很多,但还知道邓小平和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就不多了,这是一件挺可惜的事,正是在法国,邓小平同志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这一个月中,和法国人及其他外国学生的交往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过通过最近两年的中法——法中文化年,中法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正在日益加深,这种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李先生也没有什么好的文件资料能提供。幸好,下周二,大使馆教育处将会有一个《20年代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图片展》,将有上百幅照片展出。

8月24日早上,我来到了位于13区的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戴秘书接待并和我一起参观了位于一楼展厅的《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展览》。

1915年,李石曾在法国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吸引中国的年轻学子来法国勤工俭学。从1915到1920年,前后有1700多人在李石曾先生发起的“法华教育会”的帮助下,从中国来到法国,勤工俭学。留学生们从上海坐船,经香港,过西贡,绕新加坡,跨印度洋,穿红海、地中海,最后从马赛上船,转铁路到巴黎,行程上万里,历时一个半月。周恩来同志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这个活动在当时声势浩大,对后世也影响甚大。尽管这个活动本身,李石曾先生也仅保留了5年的兴趣,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一批人才,对中国上个世纪的历史走向产生了相当作用。

图片展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包括向警予、王若飞、周恩来、陈毅、李维汉、李立三、李富春和邓小平等同志,当年他们在法国的照片、文书都有展出。在上一篇文字中提到的邓小平同志1921年在巴耶中学的照片也有展出。另外,陈毅同志在海外写的家书和小平同志当年的工厂证件都是极宝贵的史料。1979年,邓颖超同志访法,在法国总统的陪同下参观周恩来同志故居,人山人海的场面也是值得珍藏、证明中法友谊的宝贵资料。参观完展览后,戴秘书告诉我,现在所收藏的大部分资料都包含在图片展中;此外有组织正在筹划以故居为主题,做一条参观当年旧址的线路,值得期待。

(编辑 魏磊)

2004年08月31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