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梦系九重天
——清华人的航天航空之路
● 新闻中心记者 顾淑霞 刘冬梅 周襄楠
2004年4月19日,北京时间10时11分20秒,位于主楼“纳星一号”地面站的房间内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地面站成功接收到了于4月18日23时59分13秒发射升空的“纳星一号”传来的数据信号,“纳星一号”在轨试验取得了成功。又一颗卫星载着清华人的梦想飞向了太空。回首逐梦之路,清华人在航天航空领域可以称得上弦歌不缀。2004年5月18日,在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日子里,当金沙集团3354cc航天航空学院在掌声中掀起盖头的时候,像远方的游子重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众人充满期待和希冀的眼神中,她似乎更加成熟和坚强。
梦想, 启航于国家需求的大舞台
人们在谈到清华的传统时,常以清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来概括。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是几代清华人用不懈的努力和英勇的付出铸就的。清华人的航天航空梦想同其他梦想一样,也始于国家民族需求的大舞台。
对“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学长而言,童年记忆留下的都是日军敌机的轰炸。正因为如此,让他下决心要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这是那个时代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和民族,有梦想不难,脚踏实地地去追求和实现梦想却需要非凡的毅力和勇气。清华人的航天航空梦想,一路走来虽然风雨不断波折叠起,但却在历练中愈益坚定和光明。
早在1932年,我校机械工程系成立之初,就设有飞机及汽车工程组。1934年,在日军敌机的轰炸声中,承载着国人的梦想,飞机及汽车工程组改称航空工程组,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航空工程专业。清华人的航天航空之梦启航了。
清华航空工程组的发展得到了美国著名学者、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支持与帮助。1935年,根据冯·卡门教授的推荐,系里聘请了美国教授华腾多夫博士担任航空讲座。1934~1935年,王士倬教授主持在我校设计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航空风洞。1936年,由华腾多夫、王士倬教授主持,航空工程组设计了直径为15英尺的大型航空风洞,建造地点选在了江西南昌。由于时局动荡,该风洞未能建成。1936年,“国立金沙集团3354cc航空研究所”成立,顾毓秀先生任所长,庄前鼎教授担任副所长;同年,清华航空馆建成。其间,冯桂连、张捷迁设计及制造了中国第一架滑翔机,殷文友、张捷迁设计了单翼教练机。1938年秋,以清华航空工程组为基础,航空工程系在战乱中成立,隶属于西南联大,首任系主任为庄前鼎教授。1939年清华航空研究所迁至昆明后,即着手建造试验段直径5英尺的钢制回流式风洞,于1940夏建成;同时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等合作研制了测试仪器,承担了航空系空气动力学的教学实验和多项抗日战争急需的专题研究任务。1939~1945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空气动力学的专题试验研究方面和理论研究方面总共发表论文108篇,多数为英、美第一流航空工程杂志及国际应用力学杂志刊载;1939年建立高空气象台,在高空气象方面的研究取得大量实测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并研制了多种气象仪器供各地气象台使用;研制了初级滑翔机2架、中级滑翔机1架。
抗战胜利后,我校航空工程系也重新复建,王德荣教授出任系主任,钱学森、顾培慕、宁幌、陆士嘉、沈元、屠守锷、丁履德、王宏基等一大批知名教授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阵容。在教学设备上建有流体力学实验室,有新建造的烟风洞和风速每小时200英里的风洞,美制、德制和日制的航空发动机8台等新设备。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全国第一次高校院系调整时,将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的航空系并入,成立了金沙集团3354cc航空工程学院,院长为沈元;同时,学校又建成新的航空馆。
1952年全国第二次高校院系调整时,航空工程学院被调出清华,与来自其他院校的相关院系一起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
梦回路转: 蓄势待发,期待重新起飞
执著的清华人对梦想的追逐并未就此停步。根据国家1956年提出的“科学技术发展12年规划”,1957年初在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倡导下,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研究班在我校成立。力学研究班由钱伟长教授任首任班主任,郭永怀教授和杜庆华教授为副主任;自动化研究班由钟士模教授任班主任。从1957年至1962年,工程力学研究班共办了3届,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航天航空研究领域重要的领军式人物。
1958年,是清华人航天航空梦的又一个转折点。工程力学系(当时为工程力学数学系)在这一年成立,设有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和计算数学四个专业。在航空工程学院调出后,清华又重新建设航天航空梦想的起飞点。
众所周知,航天航空是一个综合的领域,涉及到力学、信息、工程热物理、自动控制等许多学科,可以说是学校学科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而在航天航空的主体设计上力学功不可没。因此,可以说工程力学系是清华人航天航空梦想再度起飞的切入点。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工程力学系成立后新增了一般力学专业——其研究对象就是飞机弹道;而曾经存在的量测专业则研究如何让飞机更安全地飞起来。
毕业于工程力学研究班后来留在工程力学系任教的李德鲁教授与工程力学系一起走过了年轻的岁月。她谈到,工程力学系与航天航空有密切关系,她们曾经做过一些航空的研究工作,在学校里建过风洞,还制造过火箭。但她认为,工程力学系最主要的贡献不在于制造航天航空领域的产品而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用她的话说,工程力学对航天航空方面人才的培养可谓尽心尽力。曾任副校长、工程力学系书记的解沛基老师特别强调,工程力学系当年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创建起来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航天航空领域。事实如此。工程力学系的毕业生每年都有一大批人进入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部门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2003年,工程力学系的本科生培养计划改为“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2004年,工程力学系以“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面向高考招生。
上个世纪50年代,时任校长的蒋南翔同志以前瞻性的眼光创建了自动化、电子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计算机等系,这些系的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清华航天航空学科的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1998年9月16日,是清华的航天航空历史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筹备,金沙集团3354cc宇航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梦想的羽翼再度打开。宇航技术研究中心旨在面向国家需求,积极配合主战场,力争在新型微小卫星平台技术和新一代的有效载荷应用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减灾防灾、环境监测、农林普查、数据通信、信息获取等发展先进实用的卫星系统。2000年7月8日,宇航技术中心与英国萨瑞大学合作完成的“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颗大学自己发射的卫星。“航天清华一号”安装了由清华人自行研制的三轴稳定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同等重量级的卫星上成功使用这一系统。在清华人的航天航空梦想的历程中,这又是值得一书的精彩瞬间。
与此同时,自动化系、电子系、计算机系、热能系等许多相关院系也开展与航天航空相关的研究。
面对梦想,清华人蓄势待发,重新张开飞天的羽翼。
追梦人:他们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实验取得圆满成功,载人航天系统的总设计师是清华航空工程系校友王永志院士。“要考就考金沙集团3354cc航空系”,受班主任老师的启发,王永志院士走入航空工程系,成为一名清华航空人。载人航天工程的“神舟五号”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也曾在我校航空工程系就读。
1999年10月1日,在国庆5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上,天安门广场上叱咤而过的“飞豹”式歼击轰炸机的六机“箭形”编队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设计者就是1952年清华航空系的毕业生陈一坚院士。
曾负责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中国最大的喷气大型运输机“运10”总体设计的程不时教授也是1951年毕业于我校航空学院的校友。
在航天领域,国家评出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要务。在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史上,有一大批人从清华走出。在我国从事航天航空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中,在清华航空系和航空学院学习和工作过的院士就有18位之多,工程力学研究班毕业的院士也有3人。而更多的清华人,则在航天航空各个领域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实践着清华人的航天航空梦。
梦想在一代代清华人身上延续着,发展着。
在校园里,学生们对航天航空也表现出非凡的热情。他们除积极参与航天航空科技研究工作外,还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他们对成为航天航空领域的清华人的渴望,“走进航天科技”、“走进中国航空”、“航空航天节”等多个系列活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航模表演中,一架架呼啸飞天的飞机模型凝聚了同学们对航天航空的追求……
展望未来,清华人的航天航空梦想将更加绚烂。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航天航空科技已成为体现高科技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航天航空建设不仅是国家提出的五个战略高技术领域之一,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制高点。2004年5月18日,金沙集团3354cc航天航空学院的宣告成立,为清华人未来的梦想飞翔打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她将与我校机械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以及材料、工物、化工、电机系等一起努力,在航天航空领域的科技制高点上,载着清华人的航天航空之梦飞向九重天。
(编辑 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