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抗击非典 - 正文

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

学生家长:清华园保卫战坚实的精神后盾

●新闻中心记者 顾淑霞 类延旭

  “在这非常时期,我们希望孩子与她的同学们相互激励,以清华学生的青春活力、健康心态及睿智思维,抵御SARS病毒。”“孩子们……你们更应该加强责任感。为了这个民族的振兴,为了这个国家的强大,为了那些关爱你们的人,你们应该扎扎实实过好每一天。在眼下这场斗争中,你们也可以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为战胜非典做出贡献。”“我们是贵校八年的学生家长了……贵校的领导、教职员工们为防非典作了大量亲如父母、胜于父母的工作,付出了多少辛勤劳动!有贵校领导、教职员工们如此的敬业精神、如此的厚爱学子之心,贵校才是比家还要安全的地方!”

   ……

   一封封家书,载着家长们的拳拳之心飞向清华园。

   清华有25000多名学生,他们是清华园保卫战保护对象的“重中之重”,也牵动了多少千里之外的家长的念子之心!千里之外的来信,捎来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指导和安慰,也是对学校的一种信任,一种支持。他们,为清华园保卫战铸就着一个个坚实的精神后盾。

“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在这场‘非典’战役中,你们严谨的工作方式,扎实的工作作风,令我们欣慰。 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这是一封陕西咸阳学生家长5月4日给清华新闻网的来信。一句“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道出了对清华的信任,对清华深厚的感情,也给了孩子一个强大的精神安慰。而这种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对清华园保卫战来说,是何等宝贵的财富啊!

   “儿行千里母担忧”。面对北京肆虐的“非典”疫情,学生家长们通过网络、利用电话,表达对孩子的牵挂,对清华的感谢,并对学校抗击“非典”献言献策。

   一位西安学生的家长在来信中说:“我们无时不在关注着非典疫情的发展,操心着身处重灾区的孩子们。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焦灼的心。通过这些天来和孩子的电话、网上联系,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清华网页上的消息,我们了解到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做出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的心情早已从开始的担心转为深深的感动……”

   一位外地家长五一节驱车几百里来清华给孩子送夏天的衣物,按照学校规定只能“隔门相见”,家长对此却表示高度的理解与支持。他们在信中说:“几百里赶来不能和孩子亲近,心中有点遗憾,但心中想到这是为了我的孩子好,也是为千千万万的孩子好,我们很能理解学校的做法。清华的所有做法让我们做家长的放心!”

   在家长的来信中,还对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相信你们会更深刻地感悟到人的生命之宝贵和亲情、友情之可贵,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老师、父母……爱你们、寄无限希望于你们的爱子之心,更加珍惜在清华的学习时光,为将来报效祖国作好一切准备。相信你们在经过这次非典战斗的洗礼之后会更加成熟,也期待着你们将来能像战斗在‘非典’一线中涌现出的无数白衣天使英雄们那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康幸福多作贡献!”

   ……

   每一封情真意切来信的结尾,都是对清华真诚的感谢,都是对孩子的鼓励和教育。此时此刻,这些关切的话语,对每一个人清华人来说,都是前进的动力。

   经过战斗的洗礼,同学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坚强了。正像同学所说“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感谢、学会了关心、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清华教工:孩子住宿舍比家里好

  “咱们学校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学校管得这么好,我们很放心他住在宿舍里。”经管学院02级学生王湛湛的祖父、精仪系退休教师王睿这样告诉记者。

   在清华的学生中,有一批清华子弟,他们的家就在清华,而他们却坚持住在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一起站在抗击“非典”的前沿。“在宿舍里和同学们一块住我们没什么不放心的。他是清华的学生,应该和学生们住在一起。”每一个家长都这样告诉记者,话语中透出的语气似乎在说: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当听说学校要求学生全部住在宿舍里时,一些本来常回家住的学生立刻收拾行李搬回宿舍。而以前一周要回家几次,洗澡、洗衣服、吃饭,现在却“有家不回”。

   数理基科班02级的翁鼎正在休病假,但听说学校要求学生回宿舍住时,他毫不犹豫地搬回了宿舍。“他是清华的学生,应该回清华。”翁鼎的母亲、物理系的王敏老师这样对记者说。“我们身在清华,而且我也是‘非典’防治工作小组的,比其他家长更透彻地了解学校的规定和措施。学校花了这么大的力气,重点保护对象就是学生,我们很放心。住在学校里虽然不如家里条件好,但作为清华子弟,我们理所应当地遵守学校的规定,更要起带头作用。”王敏老师一直强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她告诉记者,大家都非常支持学校,一听学校要求住校,马上就返回学校住了,一些本来就住在家里的,也都搬回了学校,这是清华凝聚力的一种表现。

   在学校审计室工作的梁文怡告诉记者,在物理系学习的女儿郝景芳现在很快乐。“学校的措施这么好,我们一点都不担心她。以前常回来,现在周末都不回来了。在这个非常时期和同学们住在一起,这是一种责任,也会受到锻炼。”

   “从学校的防治措施和他的学习来看,他都应该住学校,因为他是学校的学生。”自动化系的严文典老师说。

   当记者问到,学校的措施是否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便时,严老师笑了笑对我们说,这点困难,与全国抗击“非典”的大局相比,又算什么呢?与抗美援朝时期,毛主席亲自送孩子上战场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表征,也是清华的优良传统。这一爱国奉献的精神传统已经深深植根于一代代清华人的心中。从各位家长的谈话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共鸣:“尽管家里条件原非宿舍所能比,但在这危难时刻,作为清华子弟更应自觉遵守学校的规定,积极服从学校要求。作为一名家长,清华教师,更应鼓励孩子跟同学们一起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受考验、经风雨、见世面,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浓浓清华情,切切清华意

  “从网上得知你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采取得力措施,使学校的秩序井然,从每天和孩子互通的平安电话中,得知实际上你们做得还更好。孩子说在这场‘非典’战役中,在清华深深的体会到了浓浓的清华情、切切的清华意”。

   浓浓清华情,切切清华意,在这个非常时期,关怀、真情在每一个关心清华的人之间流淌。

   5月4日,学生孙可丰的家长在给清华的来信中这样写道:“几小时前,北京来电话,告知母亲突发心肌梗阻,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自北京疫情暴发后,母亲一直想见在清华读书的外孙一面,但‘五一’打电话给外孙却再三叮咛要安心在校,休息好、锻炼好、学习好。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母亲给外孙的最后的留言……我们决定不把这消息告诉孩子,我也不去清华看孩子……国难、家难,国家为大。我相信在你们的培养教育下,孩子会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一定会以国家为重,以学业为重,理解我们所做的一切。”

   这对普通父母识大体、顾大局,以“国难、家难,国家为大”,“让孩子和万名清华学子懂得国家为大,学会坚强,克服困难,战胜灾难”,感人至深。

   5月6日,顾秉林校长在回信中说:“……清华名高,有赖全国人民支撑;大量优秀生源的背后,是众多优秀家长的掌心……清华园中的每一个学子,都是未来民族大业的承担者,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都如同我们的血脉亲人。我们定以重如泰山的责任和锋如利剑的科技,支援围歼‘非典’的前线,筑起保卫清华园的长城。只要我们在,清华园里‘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就一定是我们全力奋斗的目标。我郑重地请你们放心,请所有的家长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一封感人至深的来信,一封至情至切的回信,前线与后方心连心、手牵手,为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着。

   “我是陕西西安市的一位学生家长……看到顾秉林校长写给一位家长的回信,顾校长那情真真意切切的肺腑之言,温暖的话语,看后竞使我泪流满面!顾校长的每句话都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都说在了我们的心里!顾校长把每个清华学子都看作是自己的血脉亲人,清华的教职工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清华有这样的好校长,有一个负责任的领导班子,有此好多爱生如子的清华教职工,我相信清华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最好的!……‘清华的管理是最好的’这也是我们周围所有人的评论。孩子放在清华,比在家里还放心、安全。”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更多的是感激,更大的是安慰。我们相信清华的抗力,更相信清华的能力,一定会劈开云雾,战胜SARS!等待,“战火”熄灭,师生笑谈,家庭团圆,勇往直前,再现郁郁葱葱的清华园!”

   滚烫话语、良好祝愿、浓浓情意,化为勇气和力量,鼓舞、支持着战斗在抗击非典前线的清华广大教职员工勇往直前,奋斗到底。

 

  水木清华,平静依旧。井然有序的教学,灯火通明的自习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清华的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清华学生危难前没有逃避、从不退缩。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当SARS开始袭击北京的时候,我们没有‘四散离校’,我们坚守在这里,就是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为自己自豪的是,在SARS的阴影下,我还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我为清华自豪的是,在SARS的阴影下,老师们仍然努力工作,同学们仍然认真学习!这就是真正的清华人,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清华师生战斗在前线,清华拥有坚实的后方。战斗仍在继续,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坚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2003年05月16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