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周培源 生命因科学精彩(二)
北京青年报
李俊兰 2002年08月28日
哦,那是他么?那个在太湖水乡、晃动着脑后垂辫,用净如秋水的眼匣打量宇宙大化、体认天地日月的三龄童?这一路,你是怎样走来?
■为爱因斯坦感召亦曾被爱因斯坦震撼
这是一帧爱因斯坦的照片,摄于1937年美国普林斯敦爱因斯坦家中书房,拍摄者是35岁的金沙集团3354cc教授周培源。
照片上的科学巨人,一如时人称谓的“头发蓬松博士”,穿着简单随意,赤裸着“去白宫会见罗斯福总统也没穿袜子”的双脚,从而被评论为“有些放荡不羁的像波希米亚艺人的气质”。但此时,他端视着面前这位中国青年学者的镜头,却是面含微笑、一脸平和,贮满眼匣的是智慧与善意。
中国科学界大都知道爱因斯坦对青年周培源的人生影响,若套用一句古语“世无孔子韩愈当不在弟子之列”,那么,若没有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给世界的惊喜,周培源便不是物理学中人。
辛亥年,小学校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擅骑的父亲将9岁男孩脑后发辫剪落在民国的土地上。此后随父亲到南京、上海开办实业、销售陶器,学校也换了一间又一间。1919年,才把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的课椅坐稳,“五四”事发,上街游行贴标语,又被校方开除,令3岁起就下力栽培他的老父颇为不满。他回到宜兴乡下,躲进一座寺庙潜心读书,偶然间看到报纸上一个很小的招生广告:清华学校在江苏省招收5名插班生。他欣欣然赶赴南京报名、考试,孰料,自命“学路坎坷”的他竟一举中榜,兴高采烈地回宜兴报喜。
1919年暑期过后他北上清华入中等科三年级,一个月后因各科成绩优异升入四年级。就在这时即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公布了一个轰动世界的消息:爱因斯坦于1915年建立的广义相对论关于光线在太阳引力线中沿曲线传播的预言,分别被两支英国观测队在西非、南美的日全食观测中得到证实。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孙同时宣称,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是发现一个外围的岛屿,而是发现整个新思想的大陆”。
“全世界的报纸都以头版头条刊登这个消息,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为之倾倒,各类讲座和报刊介绍文章比比皆是,中国的科学力量还很薄弱,大家同样激动、兴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专家82岁的许良英先生这样介绍当年盛况。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原本喜欢工科、梦想“工业救国”的周培源,在1924年清华毕业、获准“庚款留美”时,他报考了芝加哥大学,选择了爱因斯坦的专业:理论物理。
曾在清华、西南联大就读的学子们大多知道周培源先生留美期间创造的一个近乎奇迹的数字:在3年半时间里读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完成了一般人需6年才能完成的学业。故有人笑称:“清华第一高材生”。
芝加哥大学历史不长,但其物理专业却赫赫有名,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密立根教授就在此执教,后来杨振宁、李政道也成名于此。1924年周培源因仰慕密立根教授之名而来,不料此时教授去了加州理工学院。于是在取得了学士、硕士学位后,他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在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具有旋转对称物体的引力场》,答辩时受到高度赞扬,后被授予“最佳论文”。
直至今天,中科院自然科学史专家许良英还认为其博士论文“起点高、难度大,说明他当年心志远大”。
女儿周如玲也曾向父亲发问:何以能三年半连拿三个学位?得到的回答是:“勤奋。别人夏天都休息时,我到处去选课,所以很快学满学校规定的学分。”
1928年秋,手持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密立根教授的介绍信,周培源博士来到德国跟随量子力学奠基人海森堡研究量子力学,闲暇时两人常一起打乒乓球,成为学界一桩美谈。1932年海森堡果然获取诺贝尔奖,可见在当时,中国虽然落后,但其优秀人才可以在尖端领域,同世界一流科学家对话、交流。
1929年秋,27岁的周培源博士接受聘请,成为金沙集团3354cc最年轻的物理教授。
我国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物理知识,譬如用杠杆原理制秤,但这些原理始终停留在原始阶段,没能发展成一门学科。晚清开洋务、曾国藩在上海办江南制造局,翻译此类书籍,当时称之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物理”一词大约于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早期的物理学者西学归来,中国才有了近代物理学。
新科洋博士周培源教授开设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相对论等理论物理前沿课程,在这个领域培养了王竹溪、彭桓武等人,王竹溪先生后来成为杨振宁的导师,彭恒武则与王淦昌先生并称“中国原子弹之父”,解决了原子弹爆炸的理论计算问题,人称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