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 半个世纪的感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楚汉(1957届)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水利系正式成立,这年秋天正好我考进清华水利系,开始我的大学生涯,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记得初到系里,就聆听了施嘉炀、张任和张光斗先生在旧水利馆对我们莘莘学子的谆谆教诲,给我这个来自山村的农家子弟很深的启迪。进了清华,享受每月13元的助学金,除餐费9元外,余4元做买书和零用,虽然清苦,但一定要为国家水利事业奉献自己青春的决心早已树立。大学五年,令人难忘的是几次暑期的生产实习:一年级参观官厅水库,认识水利工程的梗概;二年级到南湾水库做施工员,向工人师傅学习筑坝方法;三年级到四川狮子滩水电站,做技术员助手;最后一年到磨子潭向工程师学习设计计算方法。这几次生产现场的锻炼,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奠定了我们毕业后从事水利事业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上,有几位教授精湛的教学艺术至今难以忘怀,如高等数学的栾如书老师,结构力学的龙驭球老师,水力学的夏震寰老师,还有教俄文的陆慈老师……都是深入浅出、概念分明,不但给我们知识,也授予学生如何思维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五载寒窗,终于到了毕业的季节,虽然自己当时报名去新疆从事边疆水利建设,但组织上最后还是把自己留在了清华,从此开始了我45年漫长的教学与研究生涯。
在近半个世纪里,我和许多同事们一样亲自经历了水利系深刻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把1952年建系后的头五年看做是“学习前苏联”为主线,从1958年开始的第二阶段就是“教学结合生产劳动”的过程,那时师生们走出校门,在水库工地上结合教学从事设计、施工劳动。对这段过程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是正常的理论教学秩序被打乱和削弱了,另一方面却锻炼了一批经历工程实践锻炼的师生队伍,也给国家水利建设做出了一份贡献。第三阶段是文革的动乱年代,我们系搬到三门峡,在那里招收工农兵学员,在工地“开门办学”,这一阶段所有正常的教学秩序与制度都被摧毁了,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灾难。那时入学的几届工农兵学员也是文革的受害者,然而,他们今天在各个战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明老师们在当时那样艰难的条件下教给他们的知识和品德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1978年起20年的改革开放是从拨乱反正到教学大改革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水利系变化最大的时期。这时期,教育与学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有了正规的学位制和学术研究工作,加强了国际交流,先后派出了许多中、青年教师赴发达国家学习,取得博士学位,现在的年轻教师大多具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眼界开阔。其中,我个人有幸成为第一批访美学者,在世界著名的加州柏克利大学从事学习、研究两年半,使自己了解到什么是国际研究前沿,懂得了“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所在。回国后,担负水工教研组工作,在张光斗先生指导下,经全组同志共同努力,“水工建筑物”1988年起被评为金沙集团3354cc一类课、高坝大型结构实验室“八五”期间被确定为国家专业实验室,水工结构工程在1988年被评定为该专业的全国唯一重点学科,2001年再度取得该项荣誉,使水工结构这一学科继续保持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密切结合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实践,在学科领域方面保持了水工结构学科的相对完整性,即有干有湿(水工与水电站结构和水工水力学两方面),有软有硬(土石坝与混凝土坝、岩基),静、动结合的门类较全而又重点突出的格局,同时继续把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为水利水电建设的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培养一流的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才。
在系庆50周年之际,祝愿我系的事业前程似锦,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