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清华新思 - 正文

【清华新思 · 师说】张晨:从“有义”到“有谊”——以师生关系的视角乐享并提升教学

编者按

为迎接110周年校庆,金沙集团3354cc推出“清华新思”系列策划,分享清华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成果,展示清华的办学理念和责任担当。其中,还邀请了部分清华的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热点议题,进行前瞻性、引领性的思考和讨论,形成“清华新思•师说”系列文章,以期从问题出发迈向未来。

本期邀请金沙集团3354cc经管学院助理教授张晨,与我们分享以师生关系的视角乐享并提升教学的相关思考。

张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我们常与学生津津乐道的道理,其实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自己也同样适用——乐于教学、真正享受教学,其重要性不亚于知晓教学之法。但是一个疑难就此而来:乐于某事、以之为享受,通常与它的内容性质有关,如果并不天然享受教学活动的性质,比如传授知识、公共表达这些活动,又能如何享受教学呢?

从“师生之谊”而生“教学之谊”

本文想探讨的一个重要可能性,就是从“师生之谊”而生“教学之谊”——在课程教学中营造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从而使之成为教学享受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是因为,与事情本身的内容性质可能千差万别不同,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大量研究都表明,和他人之间产生有意义的社会联结,是一种根本的人性需求;而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联结,能够很大地激发人类个体的生命力和幸福感,因而可以成为共性的享受之源。

具体到教学工作而言,如果我们能抱着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教学,不妨称之为“有义”;而如果我们能怀着对教学过程的享受、对师生相处的真诚情谊而教学,则可以称之为“有谊”。有义当然极为重要,但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仅有义而且有谊,将很可能在教书育人的旅途中,享有更持久的动力与生命力。为此,我们也应积极探索各种可能性,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去营造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突破几种存在误区的想法。一种想法是认为,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只能存在于人数少的小班课程中。但仅在清华的教学实践中,就有不少出色的课程打破了这种假设。以清华所评选出的标杆课程为例,其中一些大班课的同学超过100人、甚至200人,但是授课教师仍然非常重视师生关系,不仅在课上心怀同学之所感、所需,在课外也通过交流、答疑、研讨等方式,创造出师生相处的温度与厚度。即使是100人以下的课程,也并非是人数更少的小班课程才具备条件。以我自己的课程为例,在30人小班、60人中班、90-100人中大班的教学中,虽然具体的实操方式有所差别,但增益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原则都高度相似,取得的效果也同样很不错。

第二种想法是认为,增进师生关系的温度与厚度,似乎有师生“自娱自乐”之嫌,与课程学习不够相关、甚至显得不够严肃。实际上,创造有温度、 有厚度的师生关系,并不只是会让老师和同学更享受课程过程,也会让同学更投入学习,在课程中更用心用力。在我这些年所收集的课程期末反馈中,许多同学的匿名留言都反映出,他们在课程中的投入与收获,一部分来自课程的内容和设计,但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他们对于师生关系、“课-生”关系的感受。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感受到课程、老师及其他选课同学有温度的“陪伴”,才让他们在课程学习中更投入、更收获、更成长。

以下的一些同学匿名留言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中一些来自60人、90人以上的课程班级。

“很高兴能在老师的陪伴下,和大家互动着相互促进和成长。希望更灵活地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中去。”

“这门课程是令我感到尤为亲切的,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是尤为紧密的。这一学期,我最重要的改变是思想上的,从忽视和逃避,变得重视和勇敢面对,明白了‘功在每日’。”

“十六周了,感觉时间真的匆匆而逝。从第一堂课的名牌,到老师叫每一个人的名字。虽然我是一个小透明,但也感觉超级温暖。相遇缘分,相伴短暂,但感谢老师、助教和这门课程每一个周六的下午,感谢陪伴。不知未来是否能够一路同行,但记忆甚美,知识印在心里。”

还有一种想法认为,增进师生关系就难以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在课程中营造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并不等于对同学要求不严格。以我与助教团队的课程工作为例,我们一直强调要以“严”立课——用严格的要求,让课程在同学面前立威、立信、立仁。我们的课程,出勤要求严、课堂纪律要求严、作业诚信要求严、课外付出努力要求严。但是这种种严格要求,并没有影响同学感受到课程带来了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我们也常收到同学留言,表达所感受到的课堂“温度”和“人文关怀”。由此观之,温暖有谊的师生关系与严格的课程要求,这二者应当可以并行不悖。

那么,要在课程教学中营造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可能存在哪些方式、途径呢?对此,相信教育学、心理学都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这里且不论学理,仅以个人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为例,抛砖引玉,期待激发更多教师同仁的分享。我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几点做法与体会,总结为“知人”“量身”“由一及多”“由外及内”。

知人

第一点“知人”,指的是去了解和认识作为完整人的学生个体们。在大学的课堂中,有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对于学生个体的了解仅限于教室中的一张张脸、作业上的一个个名字。若果如此,恐怕很难通往任何有温度的关系——试想我们身旁的熟人乃至友人,有几人仅靠脸庞和名字就能与我们相连?

但是如果有心,其实存在很多方式,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和认识作为完整人的学生们——之所以说“完整”,指的正是不仅存在于课程内、也丰富鲜活地生活于课程外的他们。比如在我的课上,会在学期初做一个“Get to know you”小问卷,请同学们回答三个简单、但是相当个性化的问题:“你平时最喜欢做的1~2件事/活动/爱好是什么?”“过去一年中,你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今年你最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同学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让我更了解他们,也能经常被我派上用场。比如,我可能会在课上分享一些我对他们成就感之事的观察想法,例如经常有同学谈到自己在大学生活上的心态成长,2020年也有不少同学谈到自己在疫情中的主动志愿之事。另一方面,如果课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游离”的同学,我也可能记下他们的名字,在备课时看看他们在问卷中的回答,然后在课前、课间走过去和他们聊聊。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很惊人,不仅这些同学会明显更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也会积极带动他们周围的同学。久而久之,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同学们也感到作为更完整、更丰富的个体的自己,在课程中能得到尊重和认可,自然能在师生关系、课程学习中产生出温度与厚度来。

量身

第二点“量身”,指的是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回应和反馈。如果同学们能感到,老师和课程不只是把他们当做“第N+1年的授课重复”,而是能根据他们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回应和反馈,自然能对老师、对课程产生更有温度和厚度的情谊。

要做到这点,并不需要大张旗鼓,而是可以穿插在日常的备课与授课中。以我自己的课程教学为例,对于同学们的课前预习作业,我不会全看,但是会在备课时抽一部分看,然后在授课过程中,我会穿插回应其中的一些想法和问题。比如,“针对这个问题,有同学在预习报告中提到了一些想法,很有意思。”“有不少同学在预习报告中提到了某种做法,但现在讨论完这部分,我们更容易意识到其中的难处。”在学期中段,我也会邀请全班同学给课程到目前为止的教学作匿名反馈。对于其中有共性的一些意见,包括同学指出的负面问题,我都会整理起来,在课上一一回应。这样做,不仅让同学感受到老师对于他们意见的重视,也能让他们了解到课程一些做法背后的更深层用心。

除此之外,在人数不少或环节较多的课程中,助教的作业反馈是能更经常地实现一对一覆盖的前沿窗口,非常值得重视。在我的课程中,我要求助教团队给同学作业所撰写的文字反馈,而不仅仅是评档,必须要有明确性和建设性,要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进步。为此,我也会在学期之初,就给助教做几轮针对性训练,“给反馈以反馈”,给助教指出他们所试写的反馈初稿中,哪些内容和表述还可以提升,以更好地帮助同学。当同学能从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针对性的回应和反馈,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关系、“课-生”关系也能自然而生。

由一及多

第三点“由一及多”,则是要借由单个名字推开“涟漪”,在整个课堂中创造共有、共享的氛围。从这些年的同学反馈留言中,我总是体会到,课上有名牌只是个基本物资条件,而如果老师能真的重视一个个同学的名字(不管是30人还是100人),同学们会对此很看重、很珍惜。常有同学提到,看到老师用心去记每个人的名字,成为他们看重课程、愿意用心投入课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课堂教学当然不可能叫到所有人,因此时常需要借由某个同学的名字,“由一及多”,形成涟漪——虽然提到的是某一位同学的名字,但是这样的做法能够产生“荡漾开去”的效果,让其他同学也产生心理反应。例如,如果某个同学在预习作业中给出的想法对课程有帮助,我可能会在那次课堂上不断提到某位同学所提出的某个想法。虽然引用的是某一位同学,但实际会对课堂上的其他同学也明显产生“抓力”,让他们更专注、对课堂更有兴致。同理,即使我在备课中已经准备了某个要点,如果有同学在讨论发言中谈到,我就会把“功劳”全部给他,在授课中不断谈到。同学们并不会因此觉得课堂不够严肃,反而能感受到一种共建知识、共享课堂的浓厚氛围。有时我也会“呼叫”某位同学来帮助课堂,比如,请某位同学帮我们大家来控制一下视频播放的灯光、请某位同学帮我们招呼后来的同学往前排坐等,虽然都是小事,但是以此让大家感到,课程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他们都是这个课堂上共建、共享的一分子。

由外及内

最后一点“由外及内”,则是要用好课前、课间、课后的这些时间窗口,反过来增益于课程内有温度、有厚度的师生相处和学习过程。比如,在课前、课间,和大家聊聊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哪怕与课程无关。在课前、课间的五分钟、十分钟,我常喜欢拿着话筒和大家“群聊”——如果最近正在期中考试周,就和他们聊聊复习期中的感受;如果 “一二·九”活动临近或是各院系学生节开展得如火如荼,就和大家聊聊他们在其中的准备和趣事;如此等等。除了课前与课间,下课之后的一小段时光,更是与同学作深度延伸交流、为师生关系增进厚度的上佳窗口。

只要用心观察那些课后老师和同学都愿意留下交流的课程,通常都能感受到师生关系在其中的点滴积累。所有这些课前、课间、课后的时光,最终都不会只停留在似乎就事论事的聊天与讨论,而是都能延展开去而又涓涓汇流,从课堂“外”流入课堂“内”,从边界“外”流入期望“内”,最终让师生关系真正有温度、有厚度。

所有这些探索、努力,最终都会回到我们的本质目标——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充实的收获与进步,也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更持久的动力与幸福感。为此,期待更多的教师同仁分享交流、集思广益,让我们在更广泛的教学工作中,实现“既有义、且有谊”,让教师更享受,让学生更成长。

(清华新闻网4月9日电)

题图设计:贺茂藤

编辑:陈晓艳 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4月09日 16:04:0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