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视频清华 - 精彩推荐 - 正文

教师代表贺克斌在2017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我今天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对2017年研究生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站在这里感触良多。32年前,我也是一名清华研究生新生。在过去25年中,又作为清华老师,培养了40多位研究生。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给大家分享几点体会,希望对你们的研究生生活有所帮助。

  一、 及早明确发展目标

  泰龙·爱德华兹说过,“崇高的目标造就崇高的品格,伟大的志向造就伟大的心灵”。 一九五三年,美国哈佛大学曾对当时的应届毕业生做过一次追踪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询问当时那些毕业生是否对未来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而在二十年后,一九七三年时,再次访问了当年接受调查的毕业生,结果发现那些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百分之三的学生,在二十年后他们不论在事业成就,快乐及幸福程度上都高于其他的人。尤有甚者,这百分之三的人的财富总和,居然大于另外百分之九十七的所有学生的财富总和。从最近20多年来我自己指导的几十名研究生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相似的现象。这至少说明了及早明确目标的力量。

  目标与方向主导了我们一生的发展与成就,它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近年来与一些研究生同学谈及未来发展目标时,时常听到“没想过”、“没想好”、或者“先做做博士后”等回答。如果将人生比做长跑的话,即使做完博士后,也仅仅是人生长跑的头几圈,毕竟你们总有一天要迈入社会。如果你曾经将成为清华研究生作为努力目标的话,那么现在应该尽早对今天的学业、明天的职业和未来的事业有个明确目标;只有将学业、职业和事业融为一体,你才能及早和更加充分地体会什么是“敬业精神”,什么是“业精于勤”;只有通过你自己的深入思考后自主选择的目标,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你主动学习、刻苦钻研、克服困难的原动力。

  二、 充分共享学术资源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共享经济形式层出不穷,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甚至共享马扎……。我想告诉大家是,作为研究生,千万不要忘记充分共享校园学术资源,否则你们可能会失去在清华园学习中很多重要的机遇,甚至是一部分珍贵的灵感。

  研究工作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当与同行广泛交流讨论时,同行一句“不经意”话可能解开你心中纠结。这是典型的“借助同行的脑子”启发自己。有文章曾经列举过借助和参考同行成果的形式,以成果产生的时间由老至新为序排列大致为:阅读科技专著(即使是新近出版的专著,其成果也是若干年前成果的总结)、期刊论文、专利、评审论文和项目、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信件交流、参观同行实验室、当面交流,也就是说,当面交流是了解同行正在思考最新问题最为快捷的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清华校园里每年有数千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与国内外著名学者当面交流的机会。但是不少场次仍然出现听众不多、交流不够踊跃的情况,这不能不说是同学们的一大损失。

  《荀子》中说:“学莫便乎近其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意思是说,学习没有比亲近高人、良师更便捷的了。常常与高人往来,你自己的学识和境界会不断提升。我时常告诉研究生同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同行交流讨论,要充分挖掘导师以外的良师,在你的学位论文最后列出的致谢名单越长,你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领悟就越深。

  三、 善与同行协作共事

  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据统计,1901年至1972年间美国的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中,有185人是与他人合作研究而获得的。而当今科技发展,无论是物质结构、量子调控和人造生命等基础研究领域,还是新能源、全球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等技术创新领域,更是都体现出“大科学工程、大兵团作战”的明显特征。今天在座的各位研究生同学,未来都有机会、有责任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不同层面的研究团队队长,当好队长的前提善于做好队员,更何况一个层面的队长往往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队员。这就需要大家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就加强培育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从不少清华校友毕业后的发展经历可以看出,限制一些校友获得更大发展的因素往往不是个人业务能力,而是不太善于与同行协作共事。

  同学们,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从现在算起,你们的学业顶峰期和事业顶峰期,刚好与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相吻合。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谢谢大家!

 

2017年08月30日 14:30:3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