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冬奥 · 清华 · 向未来 - 正文

首钢“雪飞天”:青春运动与工业遗产在这里永久结合

来源:新华社 2-27 倪元锦

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谷爱凌、苏翊鸣分别夺得一金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已完成它在北京冬奥会的使命。未来,作为奥运遗产,“雪飞天”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继续用于比赛和训练,并向公众开放。

金沙集团3354cc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张利,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北京赛区首钢滑雪大跳台总设计师,主持了张家口赛区总体规划与太子城冰雪小镇规划、国家北欧两项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从小在首钢学工,冷却塔是北京天际线的延伸,这是小时候对首钢的印象。而今,首钢是北京进行城市更新的缩影。”张利说,有幸亲历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设计,为世界建筑贡献可持续发展的案例,自己为北京骄傲、为首钢自豪。

矗立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一隅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在这里举办了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两个项目的比赛,产生男女共四枚金牌。谷爱凌、苏翊鸣先后摘得其中两枚金牌,由此,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中国队“双金”福地。

蓝天下,这座建在停产的首钢老工业园区内的跳台、几个冷却塔和大烟囱,将“工业朋克”风和冬奥、雪上元素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工业遗存场地改造的价值,赛时获得多国运动员和记者的点赞。

“雪飞天”的设计灵感,来自跳台竞赛剖面曲线与敦煌“飞天”飘带形象的契合。在张利看来,表达传统文化背后的“中国式浪漫”是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运动员从助滑到起跳、翻滚、落地,最大限度地往空中腾跃。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识别性很强,也是表达动感曲线最好的载体。飘带曲线构筑的建筑外形优美、流畅,传递出‘中国式浪漫’。”张利说。

传统文化和建筑融合的独特价值,能够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建筑本身是复杂的,在设计上除了要符合建筑逻辑,还需兼顾美学,并把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纳入考量。

“部分冬奥项目有极限运动之称。大跳台场馆是服务赛时运动‘超人’的,不是给普通‘常人’准备的。”张利说,但如果体育设施仅仅给“超人”使用,它在赛后就很难和公众生活结合,这便是奥运比赛场馆在盛会后往往被闲置或拆除的原因。

在张利看来,国际上体育场馆设计的趋势是“越来越接近日常”,因为体育本身就是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场馆正从服务于专业大型赛事转向服务于日常使用。

“我们坚持2022北京冬奥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超人’场馆向‘常人’靠拢,不仅要为赛时设计,也要为赛后设计。”张利告诉记者,当前,全球建筑设计的竞争点,就是如何理解和表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带给社会生活更公平、环境更友好、更低碳、更可持续的变化。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可持续性,体现在青春运动与工业遗产的永久结合。张利说,滑雪大跳台运动的“粉丝”多是酷酷的年轻人,边喝啤酒、边看比赛,永定河边的首钢工业遗产区,冷却塔、冷却池、高炉、料仓,场景恰恰很酷。

首钢变迁的故事,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承载媒介。作为百年工业企业,它在工业化时期带给北京巨大发展,也在后工业化时代成为城市更新的引领。

“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这一代建筑设计从业者见证了中国从老的发展理念向新的发展理念的转变。我有幸将这种转变用建筑的形式跟世界去分享。”张利说。

首钢老工业园区内,从高耸的冷却塔到有着优美弧线的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这一座座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不仅在冬奥会期间,也将在赛后,给前来参赛的人们和来此观光的人们,无声地“讲述”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讲述”时代和岁月的变迁发展……

编辑:李华山

2022年03月01日 08:11: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