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温兴煜 学生记者 程雨婷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街道办事处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中心任务,立足工作实际,通过夯实家庭家教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等工作,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政治素养、思想觉悟,切实做到为群众服务,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 为民办实事成果显著
2020年9月的一个下午,清华园街道荷清苑社区的部分家庭聚集一堂,一场推进协同育人的辖区各方座谈会正在进行。家长代表、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教师代表、基层党员干部和社会组织代表共同讨论如何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机制模式来帮助社区孩子在心中厚植家国情怀。这一举措,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了一部分全职妈妈群体、升学焦虑家长群体以及隔代教育群体的困惑,获得了居民的认可与点赞,也体现了党建引领、党建带妇建的有效落地。
清华园街道成立于1980年,受北京市海淀区和金沙集团3354cc双重领导,是“大院”式街道。街道居民文化素质高,拥有两院院士81人,清华北大等单位的教授、副教授3000多人。地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5.4万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但同时,居民老龄化率非常高,60岁以上老人占到居民数量的24%以上。
“街道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稳定社区’,改革成果的共享需要通过我们对政策的落实来实现。因此我们要强化公益性、拓展福利性、规范中介性、突出便民性,努力打造老百姓的便民服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党工委书记高斌说。
一直以来,清华园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展示了“三个注重”机制的良好效果。防疫联防联控中,涌现出了不少家庭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感人事迹,社区值守、疫情排查的志愿岗位上都有父母、老人带孩子的家庭身影,一家几代人都站到了社区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共同为抗疫贡献一臂之力。
街道不断完善机制,并将其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格局,依托党政协调机制体系,把家庭家教家风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纳入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议协调平台,纳入党建品牌建设工程,不断扩大街道党建引领的规模化、体系化。
为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讲
在党建引领这一机制的引领下,几年来街道在为民办实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如多次名列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建成北京市首家高校内出入境证件受理点,成立北京市首个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荷清苑社区家长学校被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落实惠民便民政策,实现了“一门一窗一网一次”的服务目标,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达100%,有效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2021年街道累计组织疫苗接种近80场次,共计为学校教职员工、在校学生、辖区居民、科技园区企业员工18岁以上人员接种达110374剂次,辖区人员整体接种率已超过80%,其中在校学生接种率已超过90%。
街道还大力推进为老服务工作,积极引入优质资源,探索长效服务机制,先后建成蓝旗营、荷清苑、校内社区、双清苑四处养老驿站,开展服务超10000人次。
为社区各年龄段居民进行普法宣讲
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宗旨下,清华园街道已经建设打造10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艺教中心和社区图书馆两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组建覆盖党建、医疗、文艺、体育、教育、垃圾分类、一老一小服务等47支志愿者队伍,与中宣部机关单位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展“党员服务群众”结对子活动,更好地让成果共享。同时,依托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3个社区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让家庭成为基层治理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极大地丰富了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孕育了和谐、高雅的社区人文环境。
抓牢基层党建 党史学习融贯其中
“我们希望街道工作者不将服务群众看作一般口号,而是带着真感情与群众建立联系,所以我们强调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历程、了解党的思想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大家去悟原理、找根源。只有找到服务人民的情怀根源,体悟到原理背后的意义,从党史中获取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信才是关键。”高斌说。
清华园街道分外重视基层党建对街道治理的引领作用,其中一大制度特色就是将党史学习融入党建能力建设体系中,通过强化基层工作者素养、增强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建强党支部帮助街道自治治理、服务群众。
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华园街道将党史教育全程融入党建工作,通过提升党员政治素养、思想觉悟,使党员充分认同党的初心,把街道工作当作党的事业来做,切实做到为群众服务。街道党工委特别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师生群众身边小事、生活难事相结合,强调“我为群众办实事”,综合运用“接诉即办”“吹哨报到”等机制,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据梳理统计,街道党员干部职工已组织和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及其相关活动超过20场次,确定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达到35项,不断解决师生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话清华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斌】
高斌
记者:2020年初至今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清华园街道辖区能够做到“零感染、零扩散”;刚刚过去的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清华园街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工作。清华园街道“党建引领”在这一系列重要活动的保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党史学习在街道基层工作中发挥了哪些教育和引导作用?
高斌:清华园街道的党建引领工作在疫情防疫、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发挥了引领与支撑的重要作用,这与街道对党建工作的一贯重视与街道的独特优势有关。
防疫期间,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坚持思考在前、谋划在先,实施“领导包片、干部下沉”“双楼长”等机制,开展6轮“敲门行动”,守好辖区“四道防线”,全力做好社区防控、人员转运、居家观察、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重要工作,并与多个部门信息共享、深化联动,有效建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成立6个“战旗党支部”,3名同志“火线入党”,动员1016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防疫服务约8000人次,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服务超10万人次,辖区实现“零感染、零扩散”,企业复工复产达到100%,共有9名同志和3个集体获学校表彰。
110周年校庆期间,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24小时值守制度,并统筹辖区专业执法力量,适时启动相应等级社会面防控机制,深入排查、全面化解各类矛盾,做好社区巡逻、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全力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安全稳定。
清华园街道党工委有良好的党建传统,我们一直充分注重基层党员党史教育、传递清华红色基因,将初心使命教育和精神传承有机结合,让街道工作者真正理解党服务人民的初心与宗旨,理解自身担当并践行于工作。我们充分发挥清华党员优势,以清华老党员带动新党员,培养街道基层的有生力量,提升街道党员整体素质,不断壮大年轻有力的干部队伍和服务队伍。
记者:一直以来,清华园街道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为海淀区的稳定发展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事业提供坚强保障?
高斌:街道的工作是起承接与联系作用的——我们既是金沙集团3354cc与海淀区之间的纽带,又是党的事业与区域百姓之间的纽带。
坚持党建引领,是推动街道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清华园街道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持续加强党对街道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党工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基层党建的各种新途径、新方法,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与成效。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时指出金沙集团3354cc是一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扎根中国大地办的大学,要围绕国家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培养人才。和总书记之前讲到的“三个注重”一样,要打造好的育人环境,做到教书育人之外的家庭育人、环境育人、生态育人,为了更好地辅助金沙集团3354cc“双一流”建设,街道也要做好育人环境建设,在家庭教育、家风教育、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辅助好大学的育人功能,这是社区的担当,也是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共治共建的目标责任。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基层有哪些影响?街道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方面有哪些展望与规划?
高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街道将切实按照中央和上级要求,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特别是对照辖区“七有”“五性”方面的弱项和短板,加快能力提升和资源补充。例如,辖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列入学校年度工作重点项目,清华园街道正加快落实,已建成四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记者:清华园街道承袭着清华红色党史基因,作为基于清华园的行政区域,请您谈谈对建党百年后,清华园街道的基层党建工作有何设想?
高斌:我们会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稳定社区”的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四融”理念,加快探索和完善大院街道“善治”新模式。(“四融”理念:思想融入、行动融合、方式融通、资源融汇。)充分认识自身定位,做好“规定动作”,在街道党建和治理工作中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清华新闻网7月7日电)
编辑:温兴煜 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