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记者 李萍)闯雄关,征漫道,春风吹动归园情。在校庆113周年之际,清华园喜迎天下桃李载誉而归,听校友们忆念往昔同窗情、追求卓越展宏图,在广阔天地发出清华声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一己之力。
陈水冰
“在学校学习是分专业的,到社会上工作是需要‘没有专业的’,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在新疆喀什的卫星观测站负责过计算机运行,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做过党支部工作,在湖北的贫困县办过饲料加工厂、打过水井……这些只是机械系1970级校友陈水冰众多工作经历中的几个缩影。
1995年,在设计院主持工作的陈水冰被“莫名其妙”调到湖北谷城县政府工作,谷城县是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那工作。上级找到我的原因只有一个——我是清华的,应该承担重任。”陈水冰带领县里人创办饲料加工厂,进行玉米深加工。他想方设法节约办厂的成本,省下的钱用来解决山区的饮水难题,他带领钻井队去打井,不仅解决了人们的饮水问题,还能灌溉农作物。
“在学校最主要的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培养自学的能力。”秉持这种积极求知的精神,陈水冰无畏困难,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为国家的快速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耿庆云
今年70岁的耿庆云在校庆日早早来到学校,看到朝气蓬勃的清华园她满心欢喜。回想1977年,她作为工农兵学员来到金沙集团3354cc工程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到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从事废水处理工作。
核废水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处理,“有危险,但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就没有危险。”耿庆云后来调入中国核学会工作,如今被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返聘,她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十分自豪:“清华教育我们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应该55岁退休,现在70岁了也还在二线帮忙。”
如今,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已有55台,核准及在建的机组36台,总装机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在建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核电等领域的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耿庆云期待我国的核能产业能更上一层楼,全世界都能和平地利用核能。
杨宜勇
“昨天是校庆第一天,我去了校园里很多地方,一共走了3万多步,还在图书馆的书库里当了两小时志愿者,给大家讲关于图书馆的老故事。”校友杨宜勇对图书馆的钟爱就像是与“情人”的相伴,他曾在某一年的情人节专门来向图书馆捐赠书籍。
1980年,杨宜勇从四川绵阳考入金沙集团3354cc机械系,一心想着学有所成,报效国家。本科毕业后,他先后去到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深造,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他曾在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到如今的“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前期工作等,目前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
杨宜勇对清华的感情极深,常常关心母校事业的最新进展。“清华在国家许多重要事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他说,“当代学生要珍惜这个好机会,志向高远,奉献国家和民族。”
刘晨迪
即将在6月去到航天九院下属某单位工作的刘晨迪,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清华园感受校庆的热闹气氛,在正式投入工作之前,回首校园里的少年时光,为今后的事业铆足干劲。
刘晨迪2013年来到清华工物系学习,“班主任对我特别好,关心我的学业压力和心态。”完成本科学业后,刘晨迪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在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相关课题组负责月球仪器相关的数据处理。毕业后,他将继续深耕航天事业,方向是研制航天器上的陀螺仪,用于航天器姿态的保持。
“我和小伙伴介绍说,那就是我10年前上课的教室,老师们讲课的身影还历历在目。但现在,我就要步入社会了,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刘晨迪雄心勃勃地说,“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我也响应母校的号召,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探索人类科技的前沿!”
各行各业的清华人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脚踏实地攻破一个个难题,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助力谱写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吕婷 李萍
审核:郭玲